第174章 他们的四海承平(完(2 / 5)

地道:“存之,我对不住叶阳大君。幸好还有你在朝堂,你可得善始善终啊!”

裴去拙收留他在后园竹林小筑疗养期间,与他相谈甚欢,成了知交,女儿糯糯的大名“裴今是”,还是他给取的。

从修撰升任为户部郎中,又从户部平调至吏部,裴去拙知道皇上、君上看重他,历练他。他也认死理,那就是精忠报国,让妻子燕脂想拧掉他耳朵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韩鹿鸣致仕,虽是个人志向,他却如同丢了个老友一般,怅然若失。

“……茸客,你放心,我会自始至终,蜡炬春蚕。”他郑重立誓。

韩鹿鸣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送我个离别礼吧——我想要一头驴。”

将官服乌纱帽整整齐齐叠放在公案,韩鹿鸣骑着一头白鼻白肚的青驴出了城。

在他看来,驴是最好的坐骑。所谓的倔劲儿,其实是能察觉危险的冷静,大耳听风辩位,耐力超强,爬陡坡如履平地。游历山水的话,驴比马好使。

青驴脖子上挂个书袋,就是他的全副家当。他无需带金银细软,去到哪座城,只要亮明身份,就是权贵的座上宾。不亮明身份,只要几篇诗文出手,就能震动当地士林。

从金华来京的路上,他也曾遇上土匪打劫。他那点防身术不堪一击,但土匪忘了堵住他的嘴,于是半个时辰后,山大王泣涕如雨地送他出了寨,还附赠一袋肉干做盘缠。

叶阳归的马车,在城门外截住了骑驴的名士。

她最终还是决定,与韩鹿鸣一同离京去金华,而后游医天下。拜别父母和兄弟时,叶阳密又哭了一场,赵香音也怏怏不乐,叶阳辞含笑拥抱她,说人生苦短,从心而行。

他们在金华住了两个月,直至饮溪先生过世。

他们走遍大江南北,采集药材,结交同行,探讨医术,但有时会在某个地方多停留一段时间,结庐而居,悬壶济世。

韩鹿鸣得宋饮溪真传又发扬光大,著书立说,位列大家。千百年后的学子们,一边全文背诵他的作品,一边腹诽他活得太久,太高产。

而大岳也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医学流派,名为命门温补学派,讲究以温补应对虚损病症。其领衔者为名医叶阳归,创立了不少补中益气、左右归经的名方,弟子遍天下。

年年盼着抱孙的叶阳密和赵香音,指望不上儿子和儿婿,也迟迟未盼来女儿的婚事,倒是在数年后,从天而降了一对孪生孙子。

叶阳归回了一趟老家襄阳,将襁褓塞进父母怀里,神情自若:“爹娘见谅,意外产物。女儿本未打算将宝贵的时间花在经营婚姻上,但情乃人之天性,如今孩儿也生了,我又忙于行医,你们若是膝下空虚,就拿去养吧。

她叹口气,道:“家族几代以来都有孪生子,我与弟弟是孪生,结果我的孩儿也是孪生,可疼死我。幸亏截云不能生孩子,不然他那么娇气,可怎么忍得住那般疼。”

叶阳密有孙万事足,老怀甚慰地抱去逗弄了。赵香音压低嗓音问:“姓什么呀”

叶阳归:“孩儿姓叶阳啊。”

赵香音:“我是说,孩儿他爹姓什么呀”

叶阳归笑了:“说来,他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就拿一个孩儿姓韩吧。”

这下赵香音安心了,姓韩的挺好,爹聪明儿子大概也不赖。

麟阁内悬挂的文武功臣画像,文臣中只有一个韩鹿鸣,人不在朝堂。

而武将中亦有一个罗摩,在统领大岳水师“偃潮军”八年后,向叶阳辞跪地辞行。

叶阳辞扶起他,再三确认:“罗摩,你一定要走是受朝臣排挤了吗,还是大岳亏待了水师将士”

“不是的,小主人!”罗摩私下依然这么称呼他。这个卷毛黑汉,铁塔般高壮,总令朝臣们有些发怵,但此刻一双大眼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