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宋与大辽边境常年不宁,朝廷遂决意与高丽和亲,欲联兵共抗大辽。
这日,送亲的队伍途经庐州,打算进城休整。
庐州知府亲率属官出城迎接,谁知高丽太子的仪仗刚踏入城门,便有刺客骤然发难,直扑太子而去。
巧的是,包拯正带着月瑶和李莲花在城中熟悉环境,恰遇这场变故。
三人早听闻和亲之事——此刻太子若在大宋境内出事,势必引发两国纷争,后果不堪设想。
李莲花当机立断,身形一晃便冲上前去,救下了高丽太子;月瑶与包拯则迅速协助官府差役,引导围观百姓退至安全地带。
李莲花身手利落,几招便将刺客打得连连后退。再加上沈良武功也不错,刺客们见势不妙,交换了一个眼色,一阵烟雾过后,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莲花他们并未追击——怕是调虎离山之计,冒然出手反倒不妥。
混乱中,一名刺客的刀剑险些伤到包拯,幸得身旁一个小乞丐及时拉了他一把,才避开危险。
事后,高丽使臣被府尹一行人请至府衙,包拯和李莲花跟了过去。
而月瑶则留下来,给附近受伤的百姓上药包扎……
————————————
庐州府衙
双方寒暄认识后,分宾主落座:高丽使团的代表们居一侧,大宋这边,逍遥侯李莲花、庐州知府、公孙策、包拯依次坐于另一侧,各自的护卫之人则侍立在身后。
高丽太子率先发难,面色不善地开口:“本太子原想在庐州稍作休整,再启程上京完婚,没成想差点在此地客死异乡!
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他的目光直直射向庐州府尹。
知府许是被这阵仗惊着了,一开口竟有些结巴:“这……是……是我大宋保护不周。下官定会严加防范,绝不让此类事再发生!”
“大宋号称天子之国,竟让个结巴来做府尹?照此说来,跛脚的是不是也能当元帅了?啊?”
高丽太子阴阳怪气一通,随行的使团顿时响起一片哄笑。
李莲花见状,缓缓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锐利地看向高丽太子:
“我大宋向来人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