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九,隆州城下,宋军行营。距离辽穆宗耶律璟被杀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天。
不得不说,宋人的动员效率和筹备调度还是挺迅捷的,萧思温封锁耶律璟死讯秘不发丧本就要一两天,加上耶律璟死在黑山,宋人职方司的探子最多也就只能部署在上京城,是绝对不可能跟着耶律璟出游围猎的,这就又要耽误时间。再算上传递、筹备、宋军出兵,仅仅在耶律璟死期后二十多天,就把北宋禁军的大部分主力调集起来,还攻打到了北汉国边境州城隆州之下,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隆州,乃太原门户,东南边是辽州,隔着辽州再往南就是扼吕梁山与太行山要隘的潞州了(当年高平之战战场)。隆州城本不大,宋军此番前来纵然拿不下太原,拿下隆州小城还是轻而易举的。
围城已经三四天了,宋军的火炮纵然不如吴越同行的犀利,然对付军工更烂、基本没造出火炮的北汉人就绰绰有余了,隆州城墙被轰得七零八落,眼看再有一两日定然可以破城巷战。城门原本早就应该破了,却是因为北汉军对被攻击的城门内部填塞巨石夯土,堆砌封死,才避免了更早破城。然而夯死城门的下场也很明显,那就是绝对无法再从这处城门突围或者奇袭宋人。
城内的北汉军守将也算不得什么名将,史上籍籍无名,这一日傍晚,正想着是否要从北门,也就是宋军唯一还没有炮轰过的城门突围而走——宋人不轰北门,显然也是希望守城军队在围三缺一的情况下肯自己撤走,免得强攻巷战,人人狗急跳墙死战到底,反而增加宋军伤亡——这时,西门守城部队,却在打扫战场、回收攻城宋军射上城来的神臂弓弩箭时,从城楼柱子上拔下了一根绑着书信的箭矢。守门军官不敢自专,立刻将密信箭矢交给了城中最高守将。
那汉将得书,惊疑不定,展开看时,内中却大书百余字,并地图一张。大意是:“若我大军全力攻城,今日已然破城。然赵炅弑君杀兄,人神共愤,先帝旧将,多不愿为其用。今愿献上大军扎营图,若今夜突围袭营,西营当虚其外……”
书末没有任何落款印信,着实让人难以相信。然而书中所言细细思来却是实情——隆州守将今日自忖宋军完全是有能力结束战斗的,如今这般留手却是为何?而且不管是否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