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斧声烛影-上(1 / 4)

赵匡胤口中的德昭,自然是他如今在世子嗣当中的嫡长子,赵德昭了。赵德昭此前被他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又陆续加了一些权限头衔,也算是慢慢混功劳,赵匡胤在立储君一事上颇不干脆,也是素为后人诟病,不过在天下未曾彻底平定的年代,在“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年代,这也是一种无奈吧。毕竟汉隐帝的阴影放在那里,赵匡胤也要考虑人心向背。

赵德昭如今也快17岁了,纵然不给亲王、太子,先给个捞功劳的机会还是不错的。因此赵匡胤问出之后,马上用一种期待地眼神看着赵普回答,试图从中挖掘出一些什么来。可惜,他又失望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将来陛下若是伐吴越,抑或灭北汉,待皇子稍长后从征,可也。然如今情势,若以皇子为帅,则是等于明告天下,示人以不信老臣——开国将帅,自古便是为了免祸,也多有求田问舍以自污之举。陛下杯……石守信等弃军到镇后,据说也多有聚敛不法。今日陛下在平定民变兵变时以聚敛之罪罚武臣,看在天下百姓眼中或许是仁慈之举。然聚敛之将帅,定然人人自危,还望陛下三思!”

赵匡胤的脸色一下子变冷了:“你的意思是想说,哪怕朕真是因为王全斌、曹翰贪得无厌,刮地三尺而办他。但是只要这事儿和拔擢德昭的事联系在了一起,便会让人觉得朕的真心实是为了给德昭铺路?那些将领,便会以韩信之下场而人人自危——是也不是?!”

暖阁之中,几乎滴水成冰一般的氛围,赵普心中发苦,又有些释然。赵匡胤敢和他这么说话,丝毫不惧那些帝王心术的思想被说出来,固然有此地幽密,无论说啥都不虞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也有因为赵匡胤自觉和他赵普已经是相知太深,无须掩饰的原因。

噗通!赵普又一次跪下,免冠叩首答道:“还望陛下明鉴!”

“好你个赵普,朕的家事都敢插嘴了,滚——”

……

赵匡胤在赵普面前提到让赵德昭就地以陕西兵与京师增援禁军讨伐蜀中叛乱的提议,本不是赵匡胤自己心血**的——其实,赵德昭这个人选,是卢多逊在奏章中首次提到的,可见卢多逊也是个善于揣摩上意之人,与陶谷纯粹出于道德和贪污的考虑希望临阵换帅动机完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