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有样学样(1 / 4)

民间纸币产生的最初年代,建立信用的最简单办法,便是敞开兑换——使用纸币,可以畅享便携轻盈的便利,同时又可以随时随地在通兑的机构兑换成银两铜钱。

如果是朝廷官方发布的货币,那么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哪怕不承兑金银光靠政府信用和其余货币禁令的形式强制推行,也能够勉强推行的下去——比如朱元璋的大明宝钞,便是毫无兑换信用可言,全靠政府武力强推的纸币。虽然这种纸币因为没有准备金、无法兑换银两铜钱乃至超发,会以超高速度发生购买力贬值,最终被百姓视如敝屣。不过,靠着政府强推好歹还是可以撑上百来年的——朱元璋推行的宝钞制度,最终也要到明武宗正德皇帝时候才正式寿终正寝,成为绝对的废纸。

不过,官营纸币在不承兑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其信用,最大的前提前面也说了——必须是大一统的环境下,也就是你这个朝廷的存在必须很稳固,老百姓要相信你可以坐得久江山,否则一旦政权本身朝不保夕,纸币也就剥削骗骗最底层的穷苦人了,稍微有点见识的乡绅富商读书人阶级,说不定就会直接选择暗中投靠政权的敌人,至少也是私下另用私钱、抵制朝廷纸币。

如今的吴越银券,便是属于一种不能承兑金银铜钱的流通型债券,所幸如今吴越国势昂扬,与北朝的赵宋名义上也是和睦有加,百姓暂时对于吴越政权的统治权威性没有什么顾虑,第一批银券发行出来之后,马上有一些官方背景的豪商——比如明州蒋氏带头认购。蒋家带了头,其他多多少少和政府经营相关的豪商也会被变相着摊派接受第一批的银券,这便是推广的源初。

让豪商们接受纸币只是第一步,要让人真正认为这就是钱,自然还需要做更多。没了金银承兑,后世的同行是怎么做的呢?米国人悟出了石油美元的道道,那是因为石油是每一个明社会都必须要用的半硬通货。但是如今这个时代,除了金银之外貌似没有硬通如石油的货色可用,所以钱惟昱和钱弘亿商议之后,便定下了一个替代性策略:吴越国内的商人要购入至今都由朝廷官营和蒋氏商会两家瓜分垄断的平湖雪盐的时候,应当使用纸币银券购买。若是购买“夏威夷霜糖”的话,也欢迎优先以银券购买,可享受5%的折扣。

原本更绝的做法,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