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十年动荡过去(1 / 2)

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这十年里,何雨柱凭借革委会副主任的职位,成了家里最坚实的依靠,稳稳护住了一家人,让他们平安躲过了这段动荡岁月,没受什么大的波折。

四合院其他人家的日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闫家的闫解成、闫解放兄弟俩先后成家,各自组建了小家庭,家里添了烟火气;贾家这边却迎来了一件难事儿——75年左右,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街道办把棒梗安排到了东北下乡。

棒梗打心底里不乐意去,可贾家的情况摆在这里:家里只有他一个适龄的男丁,小当和槐花年纪还小,根本不符合条件。秦淮茹看着儿子不情愿的模样,心里像被揪着一样疼,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咬着牙忍痛同意,送棒梗踏上了前往东北的列车。

直到1978年,棒梗才总算有了回到四九城的机会。他在东北下乡时,秦淮茹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搭上了李怀德的关系,靠着李怀德帮忙打点,才争取到一个司机的岗位,这才得以结束下乡生涯,重返北京。

可谁也没想到,棒梗回来时并非独自一人——他在乡下已经成了家,这次是带着妻子和孩子,一家三口一起回来的。秦淮茹见到儿子突然多了妻小,又惊又急,忍不住埋怨他在乡下结婚怎么不提前跟家里说。

可埋怨归埋怨,棒梗如今孩子都有了,木已成舟,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况且秦淮茹心里也清楚,若不是有这层关系和岗位机会,棒梗未必能这么顺利地从东北回来,最后也只能默认了这桩事,开始忙着帮儿子一家收拾住处,接纳了这个新的小家庭。

棒梗一家三口回来,贾家最棘手的问题立刻摆在了眼前——住宿。此前秦淮茹带着小当、槐花挤在一个房间,勉强还能住下,可如今棒梗多了妻子和孩子,原本就狭小的空间彻底不够用了,连转身都显得局促。

实在没办法,棒梗只能提出去外面租房子住。可秦淮茹看着儿子要带着妻小奔波,心里实在不忍,思来想去,竟狠下心把小当和槐花撵了出去,让姐妹俩去外面租房,腾出自家空间,让棒梗、儿媳和孩子住进来。

贾家为了住房闹得鸡飞狗跳,四合院的街坊们看在眼里,都忍不住一阵唏嘘——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人口增加,竟让姐妹俩不得不离开家,谁看了都觉得不是滋味。

除了贾家,四合院的何家在这些年也有重要变化——何雨水在1967年成了家。那时她已经22岁,在当时算是大龄女青年,何雨柱一向疼爱这个妹妹,凡事都依着她,对她的婚事也格外上心。

最终,何雨水嫁给了同厂的同事,对方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都是高级干部。结婚时,何雨柱还借着革委会副主任的身份,给男方家帮了不少忙,对方老两口因此特别感激,待何雨水就像亲闺女一样。

何雨柱给妹妹准备的陪嫁更是丰厚,当时几乎让整个四合院的人都看呆了,大家心里满是羡慕,却也只能远远看着。婚后的何雨水过得十分幸福,还生了一儿一女,组成了美满的小家庭。

即便搬出了四合院,何雨水逢年过节还是会带着孩子回来住上一段时间,何雨柱也一直帮她留着原来的房子。其实何雨柱早想趁着机会把房子扩大些,只是那时候私下买卖房屋并不允许,他一直没等到合适的时机,这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何雨柱平时的时候只关心娄晓娥和林晚秋,对院子里晚辈们的悄悄变化毫不知情。

他没留意到,自已的孩子何晓、何念舒,和娄承安,再加上贾家的小当、槐花,还有闫家的闫解娣,因为年纪相差不大,平日里总爱凑在一块儿。不管是一起在院里追跑打闹,还是分享各自的小秘密,一来二去,这群年轻人在长辈没察觉的时候,悄悄生出了不一样的情谊,那份亲近和默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