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出来都是泪啊!"
"不用那么悲观吧?我觉得未来政策肯定会变,而且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变。说不定将来还能放开,让大家参加高考、进入大学深造学习呢。"
"呵呵,我可不敢像你这么乐观,做梦都不敢想那好事儿。能按时让我回城,再安排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我就谢天谢地了。"
虽说下乡的时候有政策说是知青插队六年就能回城,但谁敢打包票?
万一到时候出现啥变动,还真有可能回不来了,毕竟知青的户口都要落在当地。
路平安和罗家栋不同,他知道在未来别管是户口还是工作,亦或是年节福利什么的,最终都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能耐的标准,不再是他当没当过劳模或生产标兵,也不是他为厂里做过多少贡献,而是变成了这人一年能挣多少钱。
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年代,挣得多了是好汉,拿死工资是孬蛋!
这几年人人喊打的做小买卖的、黑五类和那些回城以后没有工作、走投无路的知青,反而成为第一批吃到蛋糕的人,被尊称为——款爷!
………………………………………………
"咚得咙咚锵,咚得咙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