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反驳,但到了最后也砸磨出味儿来了。
魏王长子赵德恭殉国,未有妻儿,当然,他也有弟弟,再等几年,未必没有合适的子弟过去,但现在不是正好一个现成的吗?
另外,魏王廷美正妃张氏先于丈夫去世,现在的王太妃柴氏其实是侧室,但他抚育多个幼儿。一向孤苦自首,宋太后同情她,所以才做主将他扶正了,但她并没有亲生的儿子,女儿也外嫁了,想必很乐意抚养一个皇孙,将来有靠头。
想明白这些,钱皇后不由得心里佩服。不愧是在深宫里熬了几十年的人。一件事就能办的这么漂亮,方方面面照顾的到。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于是她领命退下,赵滋却有些难堪,他惭愧道:“看来还是娘娘有远见,是有人要对付邦媛,只恨这些人还在我的身边。我却浑然不觉,反而怨他惹出这么多事来,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不好。”
“你这个人,当儿子一般,当丈夫平平,唯独在做兄长这一方面,还是挺值得称道的,官家也不要妄自菲薄。”宋太后看出来儿子这是有点儿压抑了,只好说了句俏皮话。
赵滋苦笑,宋太后只好继续道:“咱们就不先说邦媛那边儿了,他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夕颜那边儿在河西物产匮乏,胡人居多。你每个月都要问一问他的情况。又按许关中几个节度和知州提供支持,他们能有今日的成就,确实有你栽培、支持和信任,为娘能看到你们兄弟姐妹和乐,是我人生巨大的成功。”
天可怜见他说这话完全是为了宽慰自己的官家儿子,可赵滋不知道为什么,今日却格外清醒,“娘娘不必哄我了,当年咱们在南宫时就已经决定了,好人是当不了天子的。而且您不说我也知道,正是因为我的病症,越来越瞒不住了,皇后也好,其他嫔妃也好,甚至说比较近的大臣,都隐隐约约有了立嗣的想法。”
宋太后无奈了,当一个人清醒却又无力做到的时候,那反而是最难的。赵滋已经当上这个官家了,如果不咬牙撑过去,那毁灭性的打击会把他们一家人全部席卷走。
而赵滋说的肯定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就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很多中书门下的小官就开始议论,天子已近30,可以立东宫了。
好在这事儿不用赵滋亲自下场。钱皇后自己亲生的九皇子,年纪还小,肯定不在这个选项之内,长子和嫡子之争,还有的吵呢。正在这个时候。邦媛却是先动了。雀鼠谷大战再次在宋辽之间爆发。
虽然都知道要打仗,但是真正来的这一天,还是吸引了两方全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