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369章 河东风雨至开封(1 / 2)

说到这里,邦媛才抬头看向这位宿将,她已二十出头,身长体健,虽在备战,但仍是紫色段裳马面裙内罩了软甲,更显英气。

此时抬眸,虽然那道伤疤难免碍眼,但身上总有种光,好像能掩盖其丑,指引其路。

按说直视皇家贵女大为不妥,但李继隆和她年纪差在这儿,一时不查,慢了半拍才退后一步底下头。

“节度不知,我……师曾教我,举凡大乱,百弊一利,就是乱世后人为了活下去,若遇君善,能破陈利新,打破垄断,给更多的人活路。当然,没有明主,明府(唐宋时县令,郡守)也是好的。”

李继隆心里一瞬间不是滋味,但他早不是情绪上头的年轻人,道:“所以,太原上知道大战将至,不管是五台山还是清凉山,信佛的信道的,都不想外寇入侵,大王只要不抄家灭门,都会供奉,而且八成也不敢嚷嚷,但大王,您不觉得管这些只是小节吗?”

“怎么会是小节?”邦媛忽然正色,一挥手,仅剩的李继隆护卫和刘娥也退下了,她朱唇轻启,道:“当年,雍熙宫变,废后李氏曾怀疑我留宿宫中,如何能神不知贵不觉回南宫取了玺授助家兄成就大业,李节度,你想过吗?”

李继隆终于受不住,觉得自己留在太原就是个错误,赶紧道:“臣不知,也请大王自重,不要说了。”

邦媛起身,不受他这一拜,却是一个一句,咬字清楚,道:“将军,这事儿不说,我不安。赵炅为人不怎么样,你虽为他的内兄,但我身再宫中,知道他是如何对李皇后的。后再从澶州到定州,如今到太原,也知道他当年是如何待武将的,也知道你万不会因为他的事儿动摇国朝,我说,是展示我的诚意,国战将至,契丹倾巢而出,我不如将军,奈何既不是皇兄,也没有诸葛之才,是以只好开诚布公。”

李继隆都无语了,心道先帝骨头都烂了,儿子活着的也远远贬谪了,你现在开诚布公,有啥用?

但本能的,他想听下去。

“还有一条,我在休哥死后才明白的。绍隆元年以来,两国对战,若是将军在我的位置,怕是不敢说一举收复燕云,至少幽州早在手了。造成这个原因,至少七分要算在契丹头上吧,他们总是数倍兵力盯着你,以步对骑,哪里有胜算?”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幽州之战和满城之战中比节度表现太抢眼了,远胜不敢自专的其他宋将。倒不是编排,代国公和鲁国公和他们毕竟是一代人,耶律休哥只知道你才是一代之人杰。除了你,宋朝并无实帅,若被敌人如此看重倒也罢了,可问题是,只有李节度知道,满城之战时你是顶着何等压力,驳了赵炅的阵图,他倚重你而又忌惮你,不然不会一边立后安抚,一边放个王超一直在身边恶心你。曹门见我母后时,固然是你为了表明忠心杀此贼,也算你看的清楚,但也实在是恶心透了吧?”

李继隆抿唇,道:“大王以贵为一阵藩主,再用些宫廷妇人的挑拨之计,未免显得拙劣。”

“招不在老,管用就行,关键是我说的这一切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节度身为当局者,再明白不过不是吗?”

“要不,大王还是说一说你是如何逃出来的,说来舍妹虽然有该死之罪,但他对你着实不错。当初听闻先帝暴怒,也是想尽量保一保你的性命。”李继隆叹息。

邦媛笑了,重新坐下,道:“李后待我……会有几分亲戚之爱的。但母后对她也不错,淫乱宫为何等罪过,你我都知道,只要大宋不亡,她焉有活路?但迄今为止七年,她也只是被幽禁废位。就依将军所说,说一说我是如何逃脱的吧,其实也非常简单。赵炅对宫人苛刻,令妹为皇后,又总有一种俯视苍生的感觉,宫人无不战战兢兢,尤其是一些掖庭罪人,他们不过是因为牵连进宫,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