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363章 还政余波(2 / 2)

,正好给失落的陈郎君找点事儿做,但这可不是给你授课的地方。

何承矩就主动道:“不错,不过柳郎君不过学子,不必跟他计较,关键是大王怎么看?”

邦媛毕竟是在太原,这些日子光是熟悉地形和驻军就耗费太多精神,再说河北那边王曾敢这么硬抗,自然也是她给的底气,因此她比李继隆更累,叹息道:“我的意见是萧太后一退,只怕两河更为艰难,别的不管,先在雁门关布防吧,我传军令给杨淮橘和王宏来,保证满城不失。”

眼看她如此,武安郡主高桂英说了一条关键,“我见识自然比不得各位,只是跟着家父见识过太多沙陀契丹之辈,一旦自家有事,反而要出兵来缓和矛盾。徐河之战不正是如此。如今说不得要新主立威,正好动兵戈。”

众人点头,刘娥又做了补充,道:“郡主言之有理,何况,光看表面上的消息,耶律斜轸这次可谓掌握军政大权。若不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做,以萧太后那种加强皇权的做法,焉会如此开汉化的倒车?而且郡主刚才提到徐河之战?某不由想起白马县以来,咱们看来还是契丹人处处欺负我的,但契丹人自己可未必这样想。”

陈尧咨脸色一黑,显然是想起曾经当俘虏的经历,李黛冷静道:“不错,这几次侵略造成我国国力损失。但是说实话,萧绰对于大王的既定目标,一次也没有达成过。心中必然视您为心腹大患。若臣的消息不差,注定是没两年活头了。这种人一定是要在死前尽最大的努力使您败落的。”

邦媛的笑容沉了,道:“不错,诸位说的非常好。柳三变,你刚才言语冒浪,不知礼仪。现在寡人给你一个机会,戴罪立功,将刚才我与诸位将军。大臣的言语整理成奏疏,上呈给官家和诸位宰执。”

她这话一出,别管是领军打仗的,还是治理民生的,乃至是搞情报机构的,几乎都来劝阻。

这种大事儿,你交给一个不太靠谱的小菜鸟来写怎么行?咱们这边又不是没有专职人员。

但殊不知邦媛要的就是这种局外人的“单蠢”,这代表着一个普通中产官宦子弟对国家的真实态度。她还提醒道:“另外再给鸿胪寺和大理寺抄录一份,寡人忽然想起来当年有个叫萧育恒的,官家上次和我说还没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