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但是荣耀,更是责任。”
吕端正要再夸几句宋太后,不想赵滋却直接站起来,道:“好了,相公于朕已尽责任,再缓一些,周后若无大事,会安排您容修,只是在这之前,有两件事情,还请相公务必替朕办完。”
吕端忙道:“还请官家吩咐。”
“头一样,三省首相一职,责任太过重大。朕虽喜欢寇准,但他对邦元敌意太重,连一向温和的顺滑也不愿容忍,这是朕的底线。所以相公以为,谁可以接替您的职位呢!”
话就问的有意思了,按说宰相离任,官家挽留不成,问一下继任人选是正常的,但官家先说了,他觉得寇准不错,可他有很大的毛病,朕不能忍。这是什么意思?当然是希望寇准你不要有这个毛病。别触犯朕的底线,这样对大家都好。
而对你吕端说这话,就是因为吕端对寇准有庇护提携之恩,寇准虽性情激烈,却难得还肯听他几句。
吕端苦笑,要说是帝王权谋,皇帝还是学了不少的。于是正色答道:“寇准大节不亏。但有些事情上确实太拘泥了。陈会去与他说的,若官家任用他为首相,臣有一计,就是不妨选一个他的仇人在御史任上,也好让他稍有忌惮。”
这事儿虽然不够光明磊落,但胜在见效快,因为寇准的仇人实在是太多了。
赵滋点头,然后又道:“朝中人事复杂,但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都觉得朕对代王太过于优容,而忽视河北的困难。另一个就是姻亲之间包庇太过,就连皇后也让朕十分失望,这件事情相公可有办法?”
吕端这次是真要摊手了,他就是没办法才不想当这个首相的,好吗?
说起前皇后这事儿来,邦元可能不知内情,是因为他没怎么关注,但朝中这些人谁不知道?钱惟演本身作为亡国之君的儿子,外加现任皇帝的大舅哥,按说有个咸菜就不错了,可他自视甚高,就差没想到前朝的长孙无忌了。别的时候还好说。上次因为银夏的事情被石保吉和种世衡联合参奏,要知道,上次契丹大侵略也是往河东方向去的,全靠这两人齐心合力,加上表里山河地形复杂,才守住了大宋这片国土。
在这个情况下,赵官家是不可能忍钱惟演的,当即把他下狱,准备送到外州安置。结果钱皇后就脱了发簪,跑到福宁殿哭哭啼啼。
这件事情弄得赵官家差点儿要废后。还是宋太后出手制止了这场闹剧。
你说吕端自己本身就有这么多姻亲关系,他能怎么办?只好说起另一个别人都不敢说的问题,“其实,现在这个情况,代王殿只要是赵宋皇室,就能在河北收拢人心,而臣下所担心的,无非是将来他权柄过大。这样想的人一是太过狭隘,国家未定忌惮蛋功臣,二来其实也是庸人自扰,殿下是女儿身,这就是对朝廷最大的利好。”
身为女子,如果不嫁人,她就天然姓了别家,不可能再掌着这么大的权利,如果不嫁人,她就没有后代,权力无法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