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不管是梅询这种纹臣,还是精似这种老四纱汉,都不由得盯着王曾看看的年仅20的他心里有些发虚。
忽然种世衡一拍他的肩膀道:“你这人不是大周,就是虚伪至极的人,但生死关头能虚伪到这个地步,不是真忠臣,也是真忠诚了。好儿郎,你若能活着回来,老子认你是兄弟。”
王曾:……
谢谢,我有亲弟弟和堂兄弟。
荆嗣盯着他看了一会,又确认这人是真的要进城赴任,敬佩之余,反而不说废话了,只再看了一遍地形。指着前方对几人道:“这帮达子连续几天进攻受挫了,而我们能看见一周城墙其实并不是很高,必然是贵主身边有高人,或者他有什么手段。这士气书里说的对,就是一鼓作气,然后就衰败了。若是你真想送进去,那我也不能太过爱惜自己手底下的兵。时间就在今天晚上,你先下去准备吧。”
王曾心想自己身边最后一点钱给了老仆,让他尽量回家给叔父叔母带个口信儿,照顾好弟弟,侄儿来生再报养育大恩了,也没啥好准备了,忽然听的震动之声大起,原来是契丹人那巨大的鹅车终于开始攻城了。前文已经说过,这是中古时代攻城最好的手段,而不知为什么,城中一直没有派出有力的反制措施,守城哪有不出击的?
但邦媛也没让外面的友军等太久,康保裔很快出来了,荆嗣还认识他,只见他带着重盔甲,本人并不是大宋统一的军事制式,估计是长公主有钱养的精锐部队。
他猜的一点也没错,报包员。这支部队可是按照南宋初年岳家军和韩家军的“背嵬军”靠拢的,一个正卒每年百贯钱,一身铁甲,起码40斤重。至少在地面作战,还没啥弓箭能够射穿他们。而这支小股部队,竟然奢侈到连铁面罩都有。不过他们的作战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冲到鹅车底下,杀掉相关部署的技术兵,根本不等契丹部队来援就跑回城里去。
没错,谢谢龙骧军右指挥使韩华和战争以来走不了的契丹铺。少主提供的情报,就算是契丹万里大国,这些工匠都算是稀缺品种,每次从宋国一点儿一点儿抢过来的。他们培养出来的技术兵更是待遇优厚。只要把这些人杀光了。偌大的部队,甚至可能都没人会用鹅车。
当然赵邦媛的运气并不是很好,斜轸不是等闲之辈,他还是留了后手的,只是再也不敢如上午那般浪送了。
但战到此处,邦媛觉得差不多可以了,眼看鹅车又前进了20步,距离城墙只有不到50步的距离。她就对韩华说:“那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韩华也是20岁左右的青年女官。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还不如方圆这种生死滚过几回的人呢,闻言勉强镇定说:“是贵主,请您赶紧带领文武下去避着吧,砲石容易砸中高地。”
她不傻,知道契丹人之所以死死咬住为太大油水的易州城,为的是眼前这位长公主。但换句话说,如果宋朝方面还能不给成本的救援这座易州城,也是因为这位长公主,她可以说是所有人生命的希望,当然不敢有闪失。
邦媛在城墙上恨不得5天6夜没有合眼,也着实是累了。像小学生一样带着房整等人到了城楼底下。就听到韩华高喊,“投石机准备!”
憋了好几天的宋军不断变换着旗语,终于半刻钟之后。而在城内工砲坊的军人家属却是被人用口头传播了命令,拎着一个大木槌往各自负责的砲车那奇怪的后腰奋力一锤!
要说原理,邦媛也不那么明白,但是这里是她凝结了无数金钱顶着各方面不理解建造的,所以也只是一锤,砲车腰身机栝打开,装满配重石块的大筐便直直落下,重力作用下,尾部的弹药自然不同程度得飞起。
接下来,数百发弹丸一起飞出易州城,有大小不一的石蛋,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