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打动他的。多年的苦难让他们不会被一些轻浮的言语骗过。他忽然觉得自己很无能,闭目片刻,道:“大娘娘,姐姐。二位年事已高,今夜已叨扰你们。还请回去休息,待到有了结果,儿臣自会禀告。”
徐慧有些不放心,宋太后道:“我劝你还是回去好好躺着吧。本来就是以你的身体问题把孩子叫回来的,若真出了事,那些大臣更有话说了。”
是的,宋太后一开始就不赞成徐太妃那种退让的方式。人性如此,欺软怕硬,她领教过,也知道邦媛的路必然难走,但也必须他自己来选择。
可赵滋拉了偏架,她也不想多说,毕竟她知道邦媛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今日之事,若说是巧合,简直侮辱了他们大部分人的智商。可若是有做局之人,就算他宋绕柔不出手,邦媛也一定会斗争到底。
因为这个女儿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不进则退。哪怕退让,压根儿也不可能再有安稳的余生了。
所以她扶着重紫的手就走了,徐慧也知道儿子下定决心的事情自己改变不了,无奈片刻,只好也走了。
倒是邦媛补了一句,“韩家阿姊已经快要进京了,他跟我说过,跟姐姐煮的非常好。我会让她来拜见您的。”
徐慧的政治敏感度毕竟不如宋太后高,竟然糊里糊涂点了头,而后发现不妥,却已经走了出来,无法再回头。
赵滋看着妹妹,道路“你真的已经准备好了?”
要知道,朝臣参邦媛最大的罪过就是私自接受了韩氏女的投诚,当然,这件事算不算罪过还有待商榷,只是因为没有前例而已。
邦媛感受着朝阳,有力道:“准不准备好,都是要打这一仗的。那就只好先发制人。”
赵滋明了,对钱皇后说:“此事涉及两位长公主清白,请皇后协同太医院和皇城司,查个水落石出。”
钱皇后正要接旨,刚才那人跪下道:“陛下既然这样说,妾也敢说实话了。冯娘子从头到尾被人当傻子耍了,小皇子确实是被呛死的,但根本不是蜡烛的事儿。”
邦媛都反应不过来,道:“朱冲惠,你说明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