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百七十八章 初到澶州(2 / 3)

邦元带的人也着实不少。光是官吏内人内侍就有五十余人,亲卫加上部曲超过五百,大部队不可能两天就跑过去,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沿着官道跑马,虽然没有太大排场,也是箫韶鼓乐,让人知道长公主出镇了。

这次依旧先到了白马县,赵昌言已经在等着,无他,他正是新任澶州知州。跟着邦媛走省事不少,这是地方主官,邦媛当然给面子,下马道:“有州尊在澶,不仅吾方便做事,更是百姓之福。”

那倒是真的,人家赵昌言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实力派。谁都知道,这是赵官家心疼自己的妹妹,给他配了一个得力助手。

赵昌言任大名府推官时,整治河防,肃清奸滑。当时黄河灌流大名府。由于腹中奸猾之辈屯粮自保。甚至暗中使人掘开大名府河堤。水淹城池,以求暴利。赵昌言得知后,仗剑露刃,尽取这些人的蓄储为府用,成功帮助城中百姓度过汛期。

而他当官也不是一味蛮干。当澶河暴涨流入御河时,他又停止调动禁军。在牛设宴款待地方好友,严明利害募集资金。派出士卒负土护河,最终上下一心,水退城保。

最终,他就是以此功绩被先帝升任为滑州知州。而如今,任期将满。赵思给他调任了檀州知州之余,又领了户部侍郎的兼职,算得上加恩了,自然是指望他给妹妹继续出力,因为澶州这个地方也是有豪右和奸滑之辈的。

而檀州原知州赵镕虽然没有什么劣迹,但多年来都是靠着晋邸旧臣的身份熬资历,缺乏才干,赵滋也不放心,干脆给你换个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张齐贤曾经提过的走马承受。邦媛考虑再三,还是向哥哥提出任用老实到不行的梅询。

至少这人是个君子,虽不知变通,但也不会欺上瞒下,对两个人都好。

于是一行人又转道向西。终于在六月酷暑到临之前。赶到了澶州的首府濮阳。

濮阳古称帝丘、乃是颛顼遗都、帝舜故里,历史自然悠久。这里东接曹州,北望邯郸,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这个时候还没有三易回合的破事,虽然黄河有所冲击,但这里望去还是一片开阔。此时虽然已经到了割麦子的时候,仍然有其他农作物绿油油一片,让人看上去心情大好。

已经提前来报道的朱文翰早在城门口迎接,见着公主大纛,远远带着几个绿袍官员行礼,邦媛对此人印象不错,走近下马道:“文翰辛苦,这位赵知州也来了。我在此只管军事,不管民事。今日大家都休整一番。”

这是定了基调。但屯兵屯田哪里是这么容易的,和地方之间的扯皮更是不会少了。众人心知肚明,但也不能在此时多说,只能口称贵主英明。

赵昌言也没用多说,九曲黄河万里沙小,更何况濮阳就处于黄河河段中最为脆弱的地段,那就是“铜头、铁尾、豆腐腰”中的“豆腐腰”——濮阳河段(这时称之为澶河)。他还得趁着永国长公主没开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

本来,朱文翰召集民夫给永国长公主盖了间也算像样的公主宅。但赵邦媛又不是来享受的,当即决定住到军营大账去。

至于男女大防,那就更不是问题了,你也不看看他手边多少女官和女兵?

但没想到,一到军营,他才傻眼了。此行已经说好,他能调动的只有厢军。按说澶州地理重要,湘军怎么也得有几千只树驻扎在城外内黄隆起区域的海通乡,结果第一天就看到了破烂的军营和萎靡缺额的士兵。

邦媛要是沉得住气,没有发火,先住下来几天看着。没有想到大家看这位长公主年纪轻,好说话,居然越发放肆起来。第三天点检人数,发现竟然驻守不足两千人。竟然是有十多名对队将甚至三个准备将无故出去了,一拷问才知道,都是去看著名的南乐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