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速取江北(2 / 3)

> 要是历史不出现大的偏差,差不多再过50年,黄河就会迎来近代史上最后的一次大改道——铜瓦厢决堤,成功改变现在的夺淮入海河道,改为从山东半岛入海。

虽然时间线上似乎还有50年,但留给大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就说杨芳现在能看到的河床水势,那波涛汹涌的地上黄河,已经快要接近了极限。

明清为了尽力保住漕运,哪里决口了就堵哪里,淹了县城就重新建新县城,堤坝不够就继续增筑,反正没人敢去说动黄河河道,更没人敢去动漕运。

如此400多年持续下来,黄河泥沙不断沉积,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光是针对目前的黄河水势,大汉就已经没有条件在未来迁都北京,顶多就是尽快北伐收复中原,之后把北京变成北地的边防重镇,不然财政上压根吃不起消耗。

海运取代漕运,再迁都北京的方案就不要谈了。

因为海运肯定不可取,明朝一开始也是用了海运,直到几次海船都莫名其妙全舰覆没以后,才决定不去搞海运了。

好歹漕运覆船的概率小些,海运嘛……懂的都懂!

却说杨芳船队进入黄河以后,又再度分兵两路。

一路往西,一路往东。

往西那路由副将许敞率领,先去打沿河的安东(涟水)县,之后再顺着黄河连通的运盐河,北上去打海州(连云港),务必以最快速度横扫江北以东。

杨芳自己则亲率西路军,沿着大运河继续北上,直接长驱直入去打徐州。

徐州、海州拿下,大汉就能吞并江北,跟安徽汉军合兵,进可北上山东与河北。

退则……退个屁,都拿下江北了,当然是继续北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了。

江苏汉军的兵势进展非常顺利,可能也是康基田和铁保败的太快,又败的太彻底。

他们抽空了地方军队,又没给地方官府募兵权力,他们现在突然就败了,还是一败涂地。

地方官府压根来不及组织募兵抵抗,几乎是前脚见到汉军来到,后脚不是开城投降,就是主官或自杀殉国,或干脆被手下砍了被迫殉国。

东路汉军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轻松拿下了安东县,接着沿运盐河长驱直入,北上直接攻打海州城。

海州以西的沭阳县,明明没有汉军去打。

沭阳县令在听闻南边已经大败,两位总督都跑路了,果断改旗易帜,又派出使者顺着涟河坐小船去海州,直接去找汉军投降归附。

西路汉军也是差不多,杨芳北上才不过三天,就先后白得桃源(泗阳)、宿迁、睢宁三县。

桃源县令主动投降,宿迁县令不敢守城,自杀殉国。而睢宁县令更厉害,这货本来是想投降,但因为太过扭捏,还没来及投降,就被士绅属吏联手搞死,脑袋献给了汉军。

短短几天时间,除了邳州(邳县)距离较远,暂时还没拿下,徐州南部已经完全成了大汉地盘。

徐州府城已经近在咫尺。

康基田和铁保听闻消息,惊骇到说不出话来。

他们想到了汉军不会放过这难得机会,但没想到汉军会来的这么快,那些地方官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

汉军就这么一路杀过来了,速度比他们当初南下都不慢多少了。

这下该怎么办

他们手上的主力精锐已经几乎丧尽,两个人加起来的督标亲兵都不到一千。

要不是徐州镇之前就被他们调走打光,估摸着这会他们连徐州都回不来。

康基田和铁保又想跑,但又不敢跑,之前的淮安一战,江北已经丢的差不多,徐州是万万不能再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