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制度(2 / 4)

,要是真定下什么后宫规矩,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法遵守。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动了,也省得后代想尽办法去钻空子。但女官不得入后宫,这个必须严厉禁止,还要在登极后写进祖制。

因为这涉及到了内廷、后宫以及外廷三方的权重,就算让后代想尽办法去钻空子,也不能让他们太轻松了。

纳宫女、女官为妃的皇帝,历史上真的太多了,甚至都有纳大二十岁的奶妈做贵妃的,必须防患于未然。

刘骏突然说道:“大王,新朝始立,宗人府、詹事府、上书房、鸿胪寺及大理寺,这些也应恢复设立了。”

詹事府、上书房、宗人府、鸿胪寺及大理寺,这五个新部门里除了上书房和宗人府来自伪清,剩下三个基本都是历朝常设机构。

先说鸿胪寺,鸿胪寺主管外高事务,又兼管科举部分事宜,不设立的话,那这些工作权责,都得礼部去干。

不仅礼部会变得很忙,人手不足,还会让礼部权力扩大,甚至有可能染指到即将开放的海关。

大理寺,这个部门属于三法司的一部分,之前一直都是刑部在兼领大理寺的权责。

大汉没有称帝建制前,这么搞问题不大,但马上都要称帝建国了,刑部和大理寺必须分开。

二者继续合并,等同于刑部同时掌握立法、司法、复核大权。

三权合并,无人制约。

放任维持现在,刑部审案司法,就可以无所顾忌,因为无人可以复核驳回它定下的案子,要是卷入党争政斗,几乎就是无往不利。

只靠一个都察院,根本压不住大权在手的刑部,所以大理寺必须设置,这样就可以形成三方循环监督。

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数学是不会骗人的(doge.jpg)。

宗人府、詹事府、上书房,宗人府不用多说,管理皇室九族宗亲的特殊机构,始于大明洪武年间,又被清廷沿用。

詹事府、上书房,这两个部门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明清时期的詹事府都是先为皇子教育场所,而后逐渐发展为东宫班底,后又演变为翰林院迁转场所。

上书房则是伪清完成了詹事府职能转换后,为了递补詹事府的皇子教育职责,所专门设立出来用于教导皇子的特殊机构。

刘骏把这两个部门拎出来让聂宇设置,基本就是暗示聂宇登极以后,该考虑一下皇室子孙的教育问题了。

聂氏皇亲数量不多,就只有聂宇这一脉,还有个远房表亲,正在湖南当官的叔父聂霖。

他这叔父是真躺赢,除了前期帮着干了些事情,后面就慢慢在地方平稳做官,这官当着当着就要当到皇亲国戚了。

之前聂宇是汉王,不着急大封群臣,最多就赐了朱五(杀尽王)、张正谟一人一个爵位,另有蔡牵的镇海侯爵。

三个人的封候,都是带了明确政治目的。

而在大汉王国内,暂时还无一人封赐爵位,包括聂宇的叔父聂霖。

不过,马上就快要称帝,这一称帝,手下的文臣武将有功的都要封爵赏赐,而他这还在地方安稳做官的叔父聂霖,无功也要给个爵位。

而且,最低也要能世袭的爵位,不给爵位,百姓官民就会多想,的觉得他刻薄寡恩,做了皇帝,连自家族人都不愿给个爵位。

这要是对待百姓官员,岂不是更残暴

聂宇收回思绪,说道:“宗人府可设,詹事府和上书房就不必了,孤不是已经设立学府制。正好这满城也在拆毁,里面应是有不少闲置房屋,可选取一部分修建皇城学府。”

“皇城学府”顾景有些疑惑。

聂宇说道:“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