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清军要分兵(3 / 4)

那为了后方着想,唯有分兵了。当遣调一可信之人,统帅一部乡勇团练,兵力不能低于五千,南下回防临江府城。如此,就算吉安贼寇渡江北上,有这回防的乡勇团练,出战可能有些费力,但自保绝对无虞了。届时,临江府只需静待抚帅剿灭汉贼,再南下合兵对付吉安的贼寇,甚至于就算抚帅出师不利,临江府也可保住抚帅后方,不至于后方被围,腹背受敌。”

这个计策一说出来,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既然横竖都避不开,那就索性分兵防守,分出一些军队去保卫后方,等主力灭了来犯之敌,再回头从容收拾后方。

可实际操作起来,这分兵的难度实在太高了,相当于一支军队要同时两线作战。

这对于汉军来说,确实不是太难,不就是两线作战,汉军甚至可以三线、四线、多线作战,只要后勤补给能跟得上。

可对于清军,还是张诚基临时募集的团练乡勇,里面兵龄最长的“老兵”,大概可能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比新兵蛋子还新兵蛋子。

这样的军队,光是让他们听话操练,就已经使尽了张诚基浑身解数,包括银子粮食。

现在居然还要分兵打仗

很显然,这是个馊主意,还是个完全不懂兵事打仗的读书人,所提出来乍听有道理,但实则比放了两天的地道豆汁还馊的馊主意。

然后……

张诚基信了,不信也没办法,因为他不仅害怕吉安贼寇攻打临江,断了自己后路,同样也怕临江府真的丢了。

临江府是课税重镇,真丢了的话,万岁爷盛怒之下,必定饶不了他。

不过还好,张诚基觉得汉军或许能打,但应该没想象中那么恐怖。自己手里也有几万大军,只要小心一些,不与汉军决战,先保住南昌府,剩下的徐徐图之。

两日后,丰城县的清军分兵了。

张诚基北上带来了四万大军,其中瑞州、袁州、临江各募乡勇团练一万人,又有最为“精锐”的赣南绿营一万人。

这波分兵,张诚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直接把临江乡勇全部调回。又让王时瀚亲自随军回去,督理临江知府继续募办乡勇团练,守住临江府城。

张诚基则自己亲领三万人的混编大军,迅速渡江北上,准备强攻生米渡,以黑云压城之势,让汉贼退却。

……

江西地形特殊,在这里打仗,一旦双方的军队达到足够规模,那决定战局胜负的就不再是陆师了,而是水师上的交战。

最典型的大概就是元末,决定了天下归属的大战役——鄱阳湖水战。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嘛!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江西地形多山,主要城池基本都被山地环绕,又有江河水网四通八达,连接全省各地的府城。

南船北马,真不是随便说说。

只要水师不灭,就能占据河道,牢牢控制住后勤补给线,然后死守沿江的城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是杨芳的主要战略目标,他说是要打南昌府,一方面是看中南昌府是江西的省城首府,另一方面也是要打通赣江河道。

汉军的水师已经由长江进入鄱阳湖,虽然汉军的水师舰队破烂,几乎就是一些民船装了几门大炮。但那也是水师了,在没有来及编练水师的江西境内,汉军水师就是无敌的存在。

要不是万宁、张诚基动作快,及时封堵了赣江到鄱阳湖的湖口,汉军水师早就进入赣江,开始称霸这条江西命脉的江河主干了。

汉军驻扎在生米渡,已经通过沿江百姓和渔船,提前得知清军屯兵数万在丰城县消息。

杨芳没有挪动驻地,更没有主动出击,反而将军队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