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老吴,你说我们能不能再把连杆加长一些”
“还加长就算能行,那还怎么用而且杆子太长,怎么保持蒸汽机的功率输出稳定”
“诶,要是这纱稍微强韧一点就好了。”
“……”
几个工匠正围坐在一台蒸汽纺纱机的周围,跟着他们一起工作的还有几个工部来的年轻官员。
很明显,这台蒸汽纺纱机又卡住了,相比年初造出来的初版原型机,现在的蒸汽纺纱机已经完善许多,结构和输出功率都更稳定了。
只是,功率输出倒是稳定了,但蒸汽纺纱机上的纱完全没法正常纺纱,稍微时间长一点就会被蒸汽机扯坏。
人力操作纺纱机,力量都能很好控制。可蒸汽纺纱不同,蒸汽机输出的功率太强了,比人力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脆弱的纱完全承受不住蒸汽动力,很容易就会被扯断扯坏,压根没法使用。
工匠们想尽了各种法子,包括延长连杆,降低一下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可都没法解决问题,顶多就是让纺纱机工作时间延长了一点,纱该断还是要断。
要不是汉王的命令,这些负责工匠、官员都要忍不住吐槽,蒸汽机如此暴力的机械,真的能拿来纺造绵柔的纱吗
长阳沿岸的码头。
“吭哧吭哧轰隆隆!”
阵阵响雷般的轰鸣声下,一艘隶属于汉军水师的小型战船,正沿着长江沿岸缓缓驶过。
确实是缓缓驶过,速度特别慢,慢到不比人在岸上走动快多少。
唯一让人惊叹之处,在于这艘船的船帆居然是收起来的。而且现在明明还是夏季,中午正热头的时候,岸边几乎没什么风吹,这艘战船却能无风自动,简直不可思议。
战船原本空旷的甲板上,已经多出几根大黑烟囱,烟囱滚滚往外冒着黑烟。
要是进到船舱里面,还能看到许多船员水手,正全部光着膀子,不停往船舱内装的最新型号蒸汽机里面添加煤炭燃料。
不错,这是一艘蒸汽船,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
兵部尚书王若愚,此时正站在沿岸,满脸惊叹道:“居然真的能够无风自动,若是能让此船的航速更快些,哪怕只是达到正常航速的一半,那我大汉王师今后都不用再考虑季节后勤,可随时对伪清宣战扩张了。”
王若愚作为兵部尚书,想到的东西明显更多。
对他而言,蒸汽船可不止水师作战这一种用途,要是充分利用的话,还能给陆师的行军打仗充当廉价的水路后勤补给。
水路运输明明比陆路运输廉价,之所以只能作为后勤辅助。既是受限于水网,也是受限于季风,季风的不确定性太大,内河航运没有了风力,基本上也就半瘫痪了。
可要是帆船能够自动,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要河道没有完全封冻,那大汉就能随时通过走水路,对任何地方动兵开战。
换句话来说,等于是大汉彻底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大汉可以走水路攻打伪清,而伪清却受限于帆船技术的落后,只能依靠陆路用兵。
不仅损耗巨大,兵力投放上也完全比不过大汉。
此消彼长之下,战争还没开打,伪清就已经输了大半。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差不多六十年后开打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攻打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就依靠英国佬支援的蒸汽船和蒸汽火车,靠着远胜沙俄10倍的兵力投放速度和后勤能力,成功拖垮干翻了更强大的沙俄。
当然,这对大汉来说暂时还太早,大汉的蒸汽船造是造出来了,但缺点问题太多,用王若愚的话来说,就是蒸汽船的航速实在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