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弃城逃跑(2 / 4)

歹有总督给的临时调兵权,他们可没有。

当天下午。

武昌南城已被汉军基本肃清。

江夏知县因为品级太低,再加上武昌又是省城,作为省城附郭知县,这家伙基本没啥实权和存在感,也没资格去黄鹤楼跟上司们后头拍马屁。所以一见到进城的汉军,连逃跑的想法都没有,就直接滑跪请降了。

江夏知县主动投降,倒是协助汉军快速稳住了南城的治安秩序,同时也把武昌城的军情虚实全都出卖给了汉军。

好歹也在武昌待了这么几年,对于武昌城的地势军防,早就如数家珍,还有鄂辉裁汰练新,出征襄阳,其中所需的粮草辎重、民夫征发,可都瞒不住这位附郭县令。

杨芳这下晓得为啥汉阳、武昌的军防会那么脆弱了,这位新来的湖广总督干的好啊!

裁汰老弱没什么不对,但在这种关键时刻搞裁汰老弱,把军队编制极大稀释,弄得清军直接兵力不足,指挥调动混乱不堪。

再加上,鄂辉还软禁了惠龄和成德,这俩打仗拉跨归拉跨,但好歹也是带过兵的,知道点基本军事常识。

把这两位软禁了,你还不留一个能用的大将坐镇,那能守住城才叫有鬼了!

……

翌日。

汉军只在南城休整一个晚上,就迫不及待动兵了。

杨芳亲领三千步卒,准备强攻蛇山鼓楼,从这里占下黄鹤楼,攻下武昌府北城区。

三千步卒,看着是不多,跟北城里的清军残部差不多,但已经不少了。

汉军这次渡江东征的兵力实际不多,总共只有两个师,也就是差不多接近两万人,其中陆师一万,水师八千多。

师级编制是今年北返荆州前刚定下,因为汉军家业已经很大了,陆师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多人,算上炮兵、辎重民大等等,杂七杂八也有六万多人,还有准备扩军的水师同样也有单独的编制。

原来的指挥使军职,明显已经不太够用,而且部下的那么多军官将领打仗立功,总是要升迁的,不能只发财,不升官不是

师级编制就这么在陆军司……不,现在应该叫汉军司了,经过汉军司官员商议,又上报给大将军亲自决断,最终敲定以周朝天子六师为番号,增设新军编制为师,一师兵额约合一万人。

汉军总编制为六师,其中陆师占了五师,分别为第一师、第二师……至第五师,未来扩军也将以此类推命名番号,而水师目前只有一师,即水师第一师,与陆师番号相互独立。

白楠、陈有年、何顺安、徐三郎各自作为立功战将,都得到提拔升官。

何顺安擢升为第一师的师长,算上本部在内,掌兵增至一万,对外也终于能够名正言顺自称将军了。

白楠擢升为第二师的师长,算上本部在内,同样掌兵一万。

陈有年提拔为第三师师长。

徐三郎则提拔为第四师师长。

陆师的第五师和水师第一师,目前依旧还是聂字这位大将军在直辖统管。这不是聂宇在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嫡系中央军模式,他也不需要依靠这套模式来给自己集权,让自己能够压得住武将。

讲武堂的建制,兵员后勤不让将官插手,兵营操练时候大搞对自己的个人崇拜,汉军的军权早就集于他一身了。

白楠、陈有年等人虽然都是老将,看似都能独领一师,手握万军了。但实际的军队操练、饷银发放、赏赐抚恤都不归他们管,再加上还有电台在实时遥控,汉军的各种核心军械供给、压缩干粮、食盐、白渠道都在聂宇手上捏着。

军队里的山头可能还存在,这不可避免,方言地域的差异,肯定得形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