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居然来了好几万,怕是对长沙府势在必得了。
陈三辰好点,他能看出来汉军可能用了疑兵之计,但他不敢去赌,也猜不出来汉军到底布置了多少疑兵,是有上千还是上万,亦或是大半都为疑兵。
汉军兵临城下当日,没有着急攻城,而是就地安营扎寨,同时四处砍树、挖掘壕沟炮台、修建营寨。
郑源璹没有因此而放松,反而迅速召集了省城各级官吏,就连没什么关系的长沙、善化两个附郭县衙,都被召到一起来开会。
开会讲什么当然是商议怎么守城了。
商议了一天一夜,郑源璹以身作则,水米未进,而各级官吏,他们争论来,争论去,愣是没人给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继续征召民夫,扩大守军的兵力,然后等着常德府的荆州将军带兵来救。
长沙府的大户豪绅,他们早在几天前,就同步知道了汉军快要兵临城下。
这些大户豪绅的反应很有意思,官府找他们要钱要粮要人,他们都给了,但同样没有一家趁机转移财产或者逃跑出城,反而是就这么待在城里面。
官府能守住长沙,那汉军就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官府守不住长沙,那汉军就是大势可成,正好可以带资投诚,捞点从龙之功。
就连他们出的钱粮家丁,也是暗地里留下的后手,要是官府能打得过汉军,这些大户家丁自然帮着官兵杀反贼,可要是官府打不过汉军,那他们就会随时起兵反正,帮外面的汉军一把。
数日之后,汉军在城外的炮台挖掘差不多,火炮辎重也都基本到位。而长沙城里的守城兵力,也在几天时间里,靠着城中大户豪绅们的捐输,还有府库的钱粮储备,迅速扩充到了数千大军。
跟外面的几万汉军比,肯定还有差距,但在守城上却是勉强够用了。
打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能坚守住,那就能等到常德府的援军来救。
……
有个屁的援军!
常德府早就被围住了。
整整八千汉军,沿着洞庭湖来到常德府以东,在牛鼻滩大举登陆。
牛鼻滩地处洞庭湖与沅江相连,湖江之间的一小块滩涂洲,有渔民、湖匪在此居留。二者的身份其实分的没那么开,可以根据荒年丰年与地方官府的政策来回变换。
遇上了丰年,他们就是渔民,灾年了,他们就是湖匪。
官府不剿匪,洞庭湖水匪泛滥,官府剿匪了,湖匪马上销声匿迹。
也就几年前,有个叫董舒友的水匪头子,野心太大,想要统一洞庭湖水盗,做水上大王,被湖南巡抚亲自调兵剿灭。
白楠这次带兵南下,手上只有八千汉军,硬打常德府肯定打不下来,但他已经提前招抚了洞庭湖的水匪。
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手段,甚至没有许诺给人封官,他也没那权力。只是承诺汉军打下了湖南,所有水匪愿意上岸的都能分田落户,不上岸的也能减免赋税,不用承担原来清廷的沉苛滥政。
很简单的诉求,自从洞庭湖水匪头子董舒友死后,余下的水匪湖盗就只想安稳活着,就是官府少收点赋税,让他们去做渔民都行。
可惜,清廷不可能答应,水匪不上岸,清廷地方就睡不安稳。但水匪上了岸,那就是地方官盘子里的鱼肉,只能任人刀俎了。
湘西、黔贵苗人就是因此才来回复叛,这些满清官员不仅连年给苗人加税,还故意逼反那些苗人,就为了得到平叛和改土归流的政绩功劳来升迁。
水匪被汉军给招抚,出动了渔船帮着汉军运送辎重不算,还通过沅江河流,直接切断了常德府对外的水网通道。
“啊啊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