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待
第一章汴河春深,初遇杨花
汴京城的春天,总被一场连绵的细雨泡得绵软。
苏绾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汴河岸边的柳树下,看着河面泛着的粼粼波光,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伞柄上精致的雕花。
她是苏记布庄的小姐,今日是替父亲来河对岸的染坊取新染好的布料。
刚要踏上石桥,一阵风吹过,漫天飞絮如雪般飘落,迷了她的眼。
苏绾下意识地闭紧双眼,手中的伞也晃了晃。
“小心。”
一道清润的声音自身后传来,随即一只温热的手轻轻扶住了她的伞柄,稳住了晃动的伞。
苏绾睁开眼,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少年站在她身后。
少年眉目清秀,腰间系着一块玉佩,手中拿着一卷书,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
“多谢公子。”
苏绾连忙道谢,脸颊微微泛红。
青衫少年笑了笑,声音温和:“姑娘不必客气。
这杨花最是调皮,风一吹就到处飞,姑娘走路可要当心些。”
苏绾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书卷上:“公子是要去寻一处安静的地方读书吗?”
“正是。”
少年扬了扬手中的书,“听闻汴河岸边的柳树下最是清净,便想来此静坐片刻,看看书。”
两人站在石桥上,杨花依旧在风中飞舞。
苏绾看着少年温和的笑容,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
她咬了咬唇,轻声道:“公子若是不嫌弃,前面不远处有一处茶寮,那里视野开阔,也能看到汴河的景色,或许更适合读书。”
少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哦?那便多谢姑娘指点了。
不知姑娘可否愿意与我一同前往?也好让我略表谢意,请姑娘喝杯茶。”
苏绾心中一喜,连忙点头:“好。”
两人并肩走在河边的小路上,杨花落在他们的肩头、间。
苏绾得知少年名叫沈知言,是来汴京赶考的举子,因仰慕汴京的春光,特意提前赶来,想在考前放松一下心情。
而沈知言也知道了苏绾的身份,知晓她是苏记布庄的小姐。
到了茶寮,沈知言点了一壶碧螺春,又点了几碟精致的点心。
两人相对而坐,一边品茶,一边聊着天。
沈知言谈吐文雅,见识广博,从诗词歌赋聊到天下大事,苏绾听得入了迷。
而苏绾的聪慧灵动,也让沈知言心生好感。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汴河被染上了一层金色。
苏绾起身告辞:“沈公子,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沈知言也站起身,眼中带着几分不舍:“今日与苏姑娘相处甚欢,不知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与姑娘相见?”
苏绾脸颊微红,轻声道:“若是沈公子不嫌弃,日后可常来苏记布庄附近走动。
家父的布庄就在前面那条街上,我平日里常会在布庄帮忙。”
沈知言心中一喜,连忙点头:“好,那我日后定会常去拜访。”
苏绾点了点头,撑着伞,脚步轻快地离开了茶寮。
沈知言站在茶寮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杨花飞舞的小巷中,嘴角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心中暗暗想着:这汴京城的春天,似乎比他想象中还要美好。
第二章布庄重逢,情愫暗生
自那日分别后,沈知言果然常来苏记布庄附近走动。
有时他会在布庄门口的柳树下读书,有时则会进店假装挑选布料,只为能与苏绾见上一面。
苏绾每次看到沈知言,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涟漪。
她会主动上前与他打招呼,为他介绍店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