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想啊了(1 / 5)

火树银花录

第一章星桥夜

上元节的洛阳,是被灯油泡透了的。

自暮色漫过天津桥的石栏,朱雀大街两侧的槐树上便开始缀灯。

先是宫灯一盏盏悬上枝头,绢面绘着山水人物,被风一吹便轻轻晃,把暖黄的光洒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金。

接着是百姓家的灯,走马灯转着孙猴儿盗桃,兔子灯拖着红绸尾巴,还有孩童提着的琉璃灯,映得小脸透亮,一路跑一路笑,惊飞了檐角蹲守的夜雀。

“让让,让让!”

沈砚之提着盏莲花灯,被人流裹挟着往前挪。

他穿件月白锦袍,袖口绣着暗纹流云,本该是公子哥的模样,此刻却被挤得髻歪斜,手里的灯柄险些被撞脱手。

他这趟来洛阳,原是受师门所托送封密信,谁知恰逢上元,城门守得松,城里却密不透风,连落脚的地方都难找。

“公子当心!”

旁边卖糖画的老汉扯了他一把,“这星桥快开了,都往那边涌呢。”

沈砚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洛水之上,那座横跨南北的星桥果然有了动静。

桥两头的铁锁原是白日锁着的,此刻竟有禁军手提灯笼,正一节节抽开锁链,铁环碰撞的脆响混在人声里,像串珠子滚过玉盘。

桥身两侧早已挂满了灯,红的、绿的、蓝的,连桥栏都缠上了灯串,远远望去,整座桥像浮在水上的一条光龙。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沈砚之低声念着,忽然觉出这诗里藏着的不只是热闹。

他自幼在青城山学武,师父常说,太平盛世里最容易藏祸事,就像这灯会,光亮越盛,暗处的影子就越黑。

正想着,人群忽然一阵骚动。

“快看!

那是什么?”

有人指着夜空惊呼。

沈砚之抬头,只见东南方向的夜空里,忽然炸开一簇银花。

不是寻常烟花那样四散开来,而是像极了一枝梅,花瓣尖尖上还闪着冷光,在月色里明明灭灭。

更奇的是,那银花炸开的位置,恰好是洛阳最大的粮仓——含嘉仓的方向。

“是烟花吧?许是哪个富户放的新花样。”

有人嘀咕。

沈砚之却皱起了眉。

那银花的轨迹太稳,不像是火药催的,倒像是……有人用内力催动暗器,在空中炸开的信号。

他握紧了腰间的软剑,指尖触到剑柄上镶嵌的青玉,那是师父给的信物,说若在洛阳遇着麻烦,可凭此去寻一个姓苏的人。

就在这时,星桥那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抓刺客!

有刺客要闯含嘉仓!”

喊声刚落,桥面上的灯忽然灭了大半。

人群瞬间炸开,哭喊声、惊叫声混在一起,像锅煮沸的粥。

沈砚之被挤得东倒西歪,忽然瞥见一个黑影从桥栏上翻了过去,动作快得像只夜枭,手里似乎还提着个包裹。

“拦住他!”

禁军的吼声紧随其后。

沈砚之几乎是本能地动了。

他脚尖在人群的肩膀上一点,借力腾空,软剑“噌”

地出鞘,剑光在残灯影里划了道弧线,恰好拦住那黑影的去路。

“留下东西!”

他喝了一声。

黑影似乎没想到会有人拦路,猛地顿住脚步。

借着远处零星的灯火,沈砚之看清了对方的打扮——一身玄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双眼睛,亮得像淬了冰。

“多管闲事。”

黑影的声音很哑,像被砂纸磨过。

话音未落,对方已挥掌袭来。

掌风带着股寒气,沈砚之认出这是北方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