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做了,她最多指出几个小问题;到了他这里,就会被批得一无是处,有时甚至会当着全部门的面数落他“效率低”
“不动脑子”
。
有一次,他负责的一个推广活动出了点小纰漏——合作方把宣传图的尺寸弄错了,导致上线时出现了排版问题。
虽然他现后立刻联系对方修改,只耽误了半小时,但李薇在晨会上还是把他狠狠训了一顿:“周明轩,你到底有没有责任心?这么基础的错误都能犯!
因为你,整个活动的传播效果打了折扣,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周明轩想解释,是合作方的失误,他已经第一时间补救了,但李薇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他站在那里,听着同事们窃窃私语,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他想起自己以前做小组作业时,遇到问题大家会一起承担,从不会把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
他不明白,为什么承认别人的失误、给人解释的机会,就这么难。
他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几乎不跟任何人说话。
他害怕犯错,做任何事都反复检查,可越是紧张,反而越容易出小差错。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李薇说的那样,能力不行。
直到苏晴的出现,才让他灰暗的职场生活照进了一丝光。
苏晴是从分公司调过来的产品经理,负责和运营部对接一个新项目。
她比周明轩大五岁,说话总是笑眯眯的,眼睛弯成月牙,让人觉得很亲切。
第一次和苏晴对接工作时,周明轩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可苏晴看了他准备的资料后,并没有像李薇那样挑刺,反而笑着说:“这个用户画像做得挺细致的,尤其是对下沉市场的分析,比我预想的要深入。
不过有个数据来源,我这边有份更近期的报告,或许能帮你完善下,我给你?”
周明轩愣了一下,连忙点头:“谢谢苏经理!”
“不客气,”
苏晴摆摆手,“咱们是合作方,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对了,你刚来没多久吧?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别客气。”
那天下午,周明轩收到了苏晴来的报告,里面还附了一张便签,写着几个她觉得可以优化的点,字迹清秀,语气温和。
他看着那张便签,心里忽然暖了一下。
之后的合作中,周明轩现苏晴不仅专业能力强,为人处世更是让人舒服。
她从不会因为自己是资深员工就摆架子,和谁说话都客客气气的;开会时,她会认真听每个人的言,哪怕是实习生提出的不成熟想法,她也会先肯定再给出建议;遇到问题,她第一反应是“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
有一次,项目上线前的测试中现了一个漏洞,负责技术的同事加班到凌晨才修复好。
第二天,苏晴特意买了咖啡和早餐,挨个分给参与测试的人,笑着说:“辛苦大家了,昨晚熬到那么晚,今天上午可以晚点来,别累坏了身体。”
周明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职时被李薇训斥的场景。
同样是面对问题,一个只会指责,一个却懂得体谅。
他忽然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是空话,只是有人愿意践行,有人选择无视。
他开始不自觉地向苏晴学习。
遇到新同事,他会主动帮忙熟悉环境;同事需要数据支持,他会把整理好的资料分类标注清楚再过去;开会时,他会提前准备好议程,尽量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
他想起自己被当众训斥时的难堪,便从不在公开场合指出别人的错误,而是私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