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寺香火鼎盛,香客往来不绝,她一身素雅的衣裙,在人群中却依旧亮眼,引得不少人侧目。
上完香,苏绾绾打算去后院的竹林走走。
那里人少清静,是她每次来报恩寺都喜欢去的地方。
竹林深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竹子高大挺拔,竹叶繁茂,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走着走着,前方传来一阵轻柔的琴声。
那琴声不同于寻常的靡靡之音,也没有激昂的调子,只是如同山涧清泉缓缓流淌,清澈、宁静,带着一种洗涤人心的力量。
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不疾不徐,仿佛自然天成。
苏绾绾停下脚步,循着琴声望去。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竹林掩映下,有一方石桌石凳,沈清辞正坐在石凳上,指尖在琴弦上轻拨。
他依旧穿着那件青色常服,微垂着眼帘,神情专注,周身的气息与这竹林融为一体,宁静而祥和。
阳光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画面美好得如同幻境。
苏绾绾看得有些出神,竟忘了上前。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沈清辞抬起头,便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苏绾绾。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起身,拱手行礼:“苏小姐。”
“沈太傅,”
苏绾绾回过神,连忙还礼,声音温婉,“惊扰太傅雅兴了。”
“无妨,”
沈清辞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过,让他清冷的气质柔和了几分,“苏小姐也喜欢这里的清静?”
“是,”
苏绾绾点头,“这里的竹林很让人安心。
太傅的琴弹得真好,如同天籁。”
“苏小姐过誉了,不过是闲来无事,随意拨弄罢了。”
沈清辞语气淡然,没有丝毫自傲。
两人一时无话,竹林里只剩下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苏绾绾觉得有些尴尬,正想找个借口离开,沈清辞却先开了口:“苏小姐似乎对琴音颇有见地?”
“略懂皮毛罢了,”
苏绾绾谦虚道,“家父曾教过我一些乐理,只是我资质愚钝,始终学不好。”
“苏小姐过谦了,”
沈清辞看着她,目光真诚,“方才听苏小姐的语气,便知你对琴音有自己的感悟。”
苏绾绾没想到他会如此说,心中微动,抬头看向他。
他的眼睛依旧清澈如泉,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太傅谬赞,”
她浅浅一笑,“我只是觉得,太傅的琴声里有一种很纯净的东西,让人听了之后,心中的烦恼都消散了。”
沈清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能让苏小姐有此感受,便是这琴声的荣幸了。”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大多是关于琴棋书画、山水风光之类的话题。
苏绾绾现,沈清辞虽然看似清冷,但谈吐风趣,见识渊博,而且极有耐心,无论她说什么,他都认真倾听,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渐渐西斜。
“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苏绾绾看了看天色,轻声道,“今日多谢太傅相陪,受益匪浅。”
“苏小姐客气了,”
沈清辞颔,“一路小心。”
苏绾绾带着晚晴离开,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沈清辞依旧站在竹林中,身影被夕阳拉长,清隽挺拔,如同画中人。
她的心中,像是有什么东西悄然生根芽。
第三章渐生情愫
自报恩寺一别后,苏绾绾与沈清辞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