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水了(2 / 3)

道!

"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阿昭下意识往后缩了缩。

她藏在补丁衣下的手腕还留着烫伤疤痕,指甲缝里嵌满煤灰,这样的自己怎配得上仙人?然而当老者的目光扫过废墟方向,突然顿住了。

"

小女娃,过来。

"

阿昭浑身僵硬地被推搡着上前。

老者屈指弹出一道青光没入她眉心,片刻后抚须轻笑:"

杂灵根,金木水火土五行驳杂倒是生平仅见。

"

围观百姓出窃窃私语,阿昭攥紧衣角,准备转身离开。

"

且慢。

"

老者忽然按住她肩膀,掌心传来的暖意驱散了寒意,"

三年来独力求生,敢在野狗嘴下夺食,能于瘟疫时照顾邻舍。

这般心性,胜过万千根骨清奇之辈。

"

就这样,阿昭握着宗门特制的青玉令牌,踏上了云雾缭绕的玄霄峰。

入门那日,她在藏经阁角落现一卷残破的《百炼心经》,扉页题着老者的字迹:"

灵根不足,毅力补之。

帮扶众生,即为报恩。

"

春去秋来,当其他弟子驾驭飞剑时,阿昭在悬崖边用麻绳捆住巨石练臂力;当同门修炼剑诀时,她在瀑布下举着青石练定力。

掌心的老茧层层叠叠,旧伤未愈又添新疤,但那双眼睛却愈清亮。

三年后的宗门大比上,阿昭面对拥有天灵根的大师兄,硬是用自创的"

星火剑法"

撑过了百招。

漫天剑影中,她忽然想起初入宗门时老者的话,手中剑诀一变,将凌厉攻势化作绵绵不绝的防护,竟生生拖到对方灵力枯竭。

当阿昭成为玄霄宗位以杂灵根晋升内门的弟子时,山门外传来边关告急的消息。

她主动请缨,带着自制的火雷弹奔赴战场。

在硝烟弥漫的城墙上,她看着孩童们惊恐的眼神,忽然明白何为"

帮扶众生"

深夜,阿昭坐在破损的城楼上擦拭长剑,月光照亮剑身上斑驳的刻痕——那是她每次助人后留下的印记。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她望着天际繁星,轻声道:"

前辈,阿昭没让您失望。

"

此刻的玄霄峰上,白老者望着千里镜中少女的身影,欣慰地笑了。

他拂尘轻点,天边划过一道流星,落入阿昭怀中化作晶莹的玉珏。

那是属于坚韧者的星辰,终将在这江湖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

金雀衔春

红盖头下的阿蘅攥着绣帕,指节泛白。

六岁孩童的手腕套着沉甸甸的赤金镯子,压得她连抬手都费力。

喜轿摇晃着穿过朱雀大街,街边百姓的议论声顺着缝隙钻进来:"

听说太子妃才豆丁大可不是,比太子殿下的长子还小两岁呢!

"

太子府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阿蘅被喜娘抱下花轿时,正撞见太子沈砚辞掀开轿帘。

三十岁的男子身着玄色喜袍,眉眼间尽是疏离,垂眸看她时,倒像是打量一件陌生的物件。

拜堂时阿蘅踉跄着要摔倒,腰间突然多了只手稳稳托住。

她仰头望去,正对上沈砚辞微蹙的眉,那目光竟让她想起府里护院养的老黄狗——温和却带着警惕。

洞房花烛夜,阿蘅缩在宽大的喜床上,看着沈砚辞端坐在太师椅上批阅奏折。

烛火摇曳间,门被轻轻叩响,是怀有身孕的柳侧妃送来醒酒汤。

阿蘅眯起眼睛,看着那女子鬓边的珍珠步摇晃得刺眼,突然想起自己间不过是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