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一场无关正义的围剿(1 / 5)

各组代表依次起身,走向教室前方的小讲台。

投影仪的光柱穿过微尘,在幕布上打出清晰的序號和组名。

空气里瀰漫著一种无形的压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首先上台的,是二组代表,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

发言四平八稳,方案中规中矩:

严格按照最新政策补偿標准执行,对歷史问题表示遗憾但强调依法依规,协调企业优先招聘失地农民。

標准的“上级机关”思路,稳妥,但也显得缺乏新意和解决深层矛盾的诚意。

接著是三组代表,一位来自省高院的学员。

发言逻辑严密,聚焦法律程序:

主张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当年征地程序是否违规违法,明確责任主体,再谈补偿。

方案透著法官特有的“程序正义”倾向,但缺乏对企业和农民现实困境的考量,显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台下不少地方干部微微摇头。

轮到郑仪他们一组。

张林整了整衣领,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

他的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那份在小组內討论时的从容自信此刻更加外放。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张林的声音不大,却自带一种地方大员的穿透力。

“关於临江腾飞项目遗留问题,我们组的建议核心是:纠错,定界,赋能,共贏!”

八个字,掷地有声。

他立刻开始阐述昨天在小组內提出的那套成熟方案:承认歷史错误(纠错)、明確补偿边界和政策底线(定界)、提供就业安置和技能培训(赋能),最终实现矛盾化解和地方发展的共贏。

条理清晰,措施具体,既有对农民诉求的回应,也兼顾了企业和地方財政的现实压力,还巧妙地引入了“可持续生计”的长远视角。

他的发言获得了不少认同的点头,尤其是来自地方干部群体。

张林的方案,带著一股久经沙场的“务实”味道。

郑仪坐在台下,看著侃侃而谈的张林。

不得不承认,张林的口才和控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