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过的学员不多,但三三两两,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上下,步履沉稳,穿著得体。
他们的神態各异:有的带著初来乍到的好奇,目光沉稳地打量著环境;有的则显得熟稔,步履从容,与相熟的人低声交谈几句,脸上带著一种心照不宣的沉稳。
这些便是他未来三个月的同学,来自全省各条战线、各级机关的骨干,多数是副处、正处级的实职干部,也有个別像郑仪这样政策研究部门的后备力量,以及少数几位来自国企、高校系统的代表。
无形的气场交织在这里。
每个人脸上都带著客气的微笑,互相点头致意,言语谨慎而得体,但眼神深处,都藏著各自的目標和审视。
这里是学习的熔炉,也是一张无形的棋局刚刚展开的地方。
“前面就是行政楼了。”
小王的声音將郑仪的思绪拉回。
报到大厅设在行政楼一层。
大厅宽敞明亮,深色大理石地面光可鑑人,墙壁上悬掛著巨幅的党旗和国徽,旁边是“党校姓党”和“实事求是”的烫金大字校训。
没有喧譁,只有低声的交谈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几个报到窗口井然有序地排著短队。
工作人员穿著统一的制服,態度严谨而高效。
在王小王的协助下,郑仪的报到流程异常顺畅:
核对身份、发放学员卡、领取学员手册、分配宿舍钥匙(3號楼401)、签署学员承诺书……
当那个印著党徽和“江东省委党校”字样的深蓝色学员卡拿到手时,郑仪感觉它沉甸甸的。
这不仅是一张通行证,更是一份责任,一份踏入更高视野的入场券。
“郑仪同志,手续办完了。”
小王將一叠材料和宿舍钥匙递给他。
“我送您去宿舍楼。下午两点整,请带上笔记本和笔,准时到教学楼101阶梯教室参加开学典礼,有重要领导出席並讲话。校服的话,统一尺码发放,会后各班生活委员会组织领取。”
“好的,谢谢王老师。”
宿舍楼同样安静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