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窗户开了一条缝,早春的空气还带著料峭的寒意钻进来,被厚重的深红色窗帘挡住大半。
椭圆形的会议桌擦得鋥亮,反射著头顶柔和的顶灯光芒。
几张熟悉的面孔已经落座,多是研究室几个核心组的负责人,彼此低声交谈著,纸页翻动的声音沙沙作响。
气氛既不十分紧张,也不显得散漫,带著一种研究机构特有的沉静专注。
郑仪在靠后的一个位置坐下,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都是他这一周多时间里做的功课、画的线条、標註的问號。
旁边放著一个朴素的u盘。
他不像在青峰开会那样习惯性地挺直腰杆坐在前排,反而微微收拢肩膀,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突兀,目光落在笔记本上,似乎在最后梳理什么。
研究室主任陈远韜陪著一位头髮白、气质儒雅的老同志走进来,笑著向大家介绍:
“各位,这位是咱们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罗老,罗文斌教授。百忙之中来给我们把把脉,大家欢迎!”
掌声响起。
罗老笑著摆摆手,在陈主任旁边的位置坐下。
郑仪心头微动。
罗教授的名字他是知道的,省里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县域经济方面极具影响力的专家。
陈主任特意请他来参加这个內部的研討会,显然对这次討论县域发展的材料极为重视。
陈主任落座,视线扫过全场,在郑仪身上稍作停顿,微笑著点点头,隨即开口:
“今天这个內部研討会,主要议题就是县域发展面临的瓶颈与突围路径。材料呢,我们党建组前期牵头,结合社会组、经济组的部分调研成果,做了个初步的东西,列印稿都发大家手上了。”
郑仪看到自己面前也放了一份。
他翻开第一页,正是他这星期了大量心血,几易其稿的那份《关於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的若干思考(初稿)》。
心下一紧,更握紧了手中的笔。
“路和主要观点。”
陈主任的目光再次落到郑仪身上,带著鼓励。
“小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