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了一口,慢悠悠道:
“临州最近动静不小啊。”
这是要听他的態度了。
王学文立刻正色道:
“老书记,我一直牢记您的教导,临州这些年发展稳中有进,但现在新形势下,確实需要更年轻的同志来开拓局面。李远同志很有想法,我一直全力支持他。”
老书记“唔”了一声,没接话。
王学文知道,光表忠心还不够,他必须再加点筹码。
“其实,我这次来,也是想向老书记您请教……”
他放低声音:
“我在临州干了五年,各方面工作都理顺了,但最近也感觉到,有些新问题单靠地方经验解决不了,得更高层面的视野。”
他是在试探:自己有没有可能调到省里
老书记眯了眯眼,忽然笑了:
“学文啊,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年,组织上一直没动你吗”
王学文心头一震,低声问:
“请老书记指点。”
老书记轻轻敲了敲藤椅扶手:
“因为你太稳了,稳到別人挑不出毛病,但也想不起你。”
王学文脸色微变。
老书记继续道:
“你要想往上走,光靠『稳』不够,你还得让组织上觉得——你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王学文脸上维持著谦恭的笑意,眼底却暗了一瞬。
老书记的话,他听懂了。
他太“稳”了,稳到组织上看不见他的价值。
可他难道不想做出成绩吗
当初他刚上任临州市委书记,一翻开財政帐本就皱眉头。
城建负债高企,財税收入连年放缓,基层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
那时候,省里给他的指示很简单:
“临州不能出事。”
他需要一个能搞经济的人,一个敢闯敢干的人,所以他提拔了张松林。
张松林也確实没让他失望,短短几年,临州的gdp增速飆升至全省前三,土地財政盘活了,招商引资质效显著,连省领导都夸“临州模式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