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池危感兴趣地注视着她。
水中墨不徐不疾地接着讲,此刻简直把学术派的形象展现到了淋漓尽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今天来给他们三个上家教课的补习老师。
“二十世纪,罗森塞尔提出的一条动态博弈悖论,它称为‘蜈蚣博弈悖论’。”
“首先,‘蜈蚣博弈’是指由两个博弈方轮流进行策略选择,设两方分别是甲方和乙方,双方均有可供选择的策略‘合作’与‘不合作’两种。在双方初始收益均为0的情况下,每次甲或乙选择‘合作’时,双方的总收益都将增加1,且博弈将继续进行下去。当有一方选择‘不合作’时,‘不合作’的一方收益增加2,另一方收益减少1,且博弈结束。最后
她一定会想到,自己在第九轮时的“不合作”收益,已经和第十轮时的“合作”最大收益相同了。所以,自己第九轮就会“不合作”的选择,恐怕会被她猜到!
如果是这样的话,绿裙女在第八轮就会选择“不合作”。
白发男再度确认,如果对方的算法和他一样,第八轮,对方一定会“不合作”!
既然这样——
白发男用笔在便签上画上图案,交给水中墨。
水中墨接到答案后宣布,“博弈结束,甲方最终收益8点,乙方收益5点。”
绿裙女惊诧地望着白发男。
“为什么不合作了?”
水中墨反问她,“如果第十轮到你选择,你会合作吗?是选择让自己获得11点收益,还是10点收益?”
绿裙女一顿,她的沉默就说明了答案。
如果这是“幸运游戏”,收益能够兑换成奖金的话,她会选11点收益——谁会嫌钱多啊,当然是多多益善啊。
“所以,刚才你们已经体验过了。蜈蚣博弈的理论很简单,每次选择‘合作’,总体收益都会变大,但是选择‘合作’的一方会进入一次收益倒退的风险期。”水中墨说道:“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期到来,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绝对理性人将会无限次前进一步选择‘不合作’。如此推论下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对理性人甲在第一步就会选择‘不合作’,最终甲乙双方的收益均只有1点。”
“对于一直合作下去,最后双方都得到10点收益的圆满结局相比,这样的结论很遗憾。”
有切身体会的白发男深感认同,因为在第一次他做完“合作”的选择后,就在担心绿裙女会“不合作”,导致自己的收益突然变成0了!
这样把风险和收益的控制权交在对方手里的感觉,真的会令人不安,从而诱惑他提前选择“不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但还好……他又松了口气。
还好没有在最开始就选择“不合作”,至少从刚才的游戏实验来看,没有一开始就选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