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了数盆买下,让人帮她货回阳城。
中午我们简单的在外面吃了饭,高闪闪又建议我们去博物馆。
我的团长之职已经成了空壳,她们都由不得我来决定。
我们四人浏览完博物馆后,下一个景点就被定为了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里似乎引起了我不少的兴趣,自然车也由我来开。
不过当我们到达龙门石窟景区的时候,似乎是晚了,买票时也成了个收尾。
我们的车停在了景区的停车场,我们是坐着观光车被送进了石窟那里。
我们四人很快就欣赏到了磅礴的石刻群。
尽管雕刻的种种都被多年的风蚀变得残破和模糊,但这石窟艺术也非常的震撼。
我知道龙门由大禹治水的时期所开凿的。
神话故事里的那个“鲤鱼跃龙门”
讲的就应该是这里。
龙门石窟历经了14oo多年,这里的造像就有11万余尊。
最可惜的是当年本来是彩绘的,如今都几乎褪色全无了。
关于鱼跃龙门我还想起了李白的一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
这里似乎在激我的奋,我在御龙事业上还完全没有做到最好。
我们看过了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好像已经没有时间了。
本来还想去的香山寺也无奈放弃。
对于龙门石窟,绝对是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里的宗教当然就是指佛教。
我对佛家的意识可能只局限在他们的降妖除魔之上,至于更高的境界我还是模糊的,谈不上悟道。
不过这里却有着一种特殊的灵气,我知道那是属于佛教独有的气韵。
那是多年以来虔诚的念力聚合而成的,我是难以吸纳到的,或许只有龙相派的高僧可以收气化为蕴藏灵力。
我们本来进的就晚,错过了最后出去的一班观光车。
没有办法我们四人只好选择抄近路赶回我们停车的停车场。
刚出了石窟旁边的侧面,我就看见了一个人正弯腰修整着弱小的树苗。
这个人头上有着淡黄色的气芒,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让余下三人走在前面,到小桥对岸等我,我独自一人挪步到了那人的跟前。
我并没有先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用枯枝和树苗捆绑在一起。
他也感应到了我在其身边,却没有抬头看我,就说道:“要让小树能成材相应的给予它一定的支持。”
我也淡淡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无论是树还是人也都需要培育和培养。”
那人不紧不慢的绑完了才缓缓的抬起腰身,也同时的看向了我,但他的眼神里明显的有些惊讶之色。
我也同时的看清了他的面貌。
他脸色红润微胖,尤其长了一对虎眉,但并不威严而是有些喜感。
通过面容判断他能有五十多岁,但是气度和气息与常人不同,绝对是一个修行之人。
他明显的看出我的不同,于是两手合十的说道:“见谅了,不知高士前来,怠慢无礼了。”
我忙笑着还礼,并说道:“冒昧打扰您了。
您应该是一个居士?”
我感知到了他身上的独特佛家气韵,看穿戴常人无异,所以判断他是个有本事的居士。
那人含笑点头,对我说道:“好眼里,我却是一个居士,法号非云。”
我立即介绍自己道:“非云居士好,我叫李太白。”
非云口中念道:“长庚太白,看来小友修行道术。
不过此等年纪就有所层级修为,还真是法门不能相比的啊!”
似乎这个非云居士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