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和温度不均、化渣困难、冶炼周期较长、烟尘多、氧气消耗大等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京钢厂的高级技术力量,现在基本上都扑在这个事情上面,厂子的重要领导和技术处处长都在这里。
听见工程师的汇报,两人均是面露喜色,其实顶吹转炉本来就已经比较优秀,而能在顶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说明这套技术的指标已经高到了一个相当难以想象的程度。
“其中耗氧量大概下降了9%,收得率上涨了1.8%……”
这个数据,让在场的同志都面露喜色,这一进一出,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在顶吹转炉的基础上,顶底复吹少耗大约10%左右的氧气,这就是钱呐。
而钢材的收得率,在顶吹转炉的基础上,平均上涨了1.8个百分点,1.8%看起来好像是很不起眼,但是要知道钢材可是个大宗产品,产量极大,别说接近2个百分点,就算是0.1个百分点的进步,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就算一炉钢30吨,转炉平均40分钟一炉钢,一天就是1080吨钢,这个收得率的进步意味着一套30吨的转炉,一天能多收差不多20吨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这个1.8%的上涨,在同志们眼里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数字。别的不说,仅仅是这一点,这个顶底复吹就是成功的。
“同时,后续的钢材样品检验表明,顶底复吹工艺的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同时对炉龄也并没有影响,顶底复吹的炉龄,已经达到了2050炉,依然没有耗尽寿命。”
同志们一个个都很高兴,在优点明显的情况下,炉龄没有下降,那就是好事。
自从在三轧厂的高总工指导下,将顶吹转炉的炉龄一举提高到1983炉之后,随着同志们对这些技术的熟悉和进一步应用,炉龄也在1983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稳步上升,最高的已经提高到了2300多炉。
顶底复吹更加复杂的结构等虽然可能对炉龄产生影响,但是从现在的试验结果来看,2050炉依然还有寿命,炉龄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同时,统计指标表明,在不启动负能量炼钢系统的前提下,顶底复吹比顶吹转炉,能耗节约6.8kgce/吨钢,冶炼周期缩短2分半钟以上。”
也就是说,这套系统在不回收转炉煤气、水蒸气时,依然比顶吹工艺每吨钢节约6.8公斤标准煤,而且冶炼周期还缩短了两分多钟。
对于40分钟一炉的转炉来说,一炉钢节约两分多钟,一天下来能节约出90分钟,整整多炼2炉钢!相当于提升产量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节约能量,节约时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不过既然已经说到负能量炼钢系统,同志们可就又来劲了。
“负能量炼钢的指标现在怎么样”和顶底复吹相比,负能量炼钢这件事情甚至还要更重要一些。
如果不是为了在一套试验转炉里,同时完成两种新工艺的试验,那顶底复吹早就出结果了,毕竟顶底复吹要比负能量炼钢来得简单一些,当然,这种“简单”,是兄弟厂所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的前提下,例如底吹的底吹组件,那玩意儿没有三轧厂三分厂那边提供精加工能力,他们京钢厂生产起来还真挺有难度。
而负能量炼钢涉及到的不只是转炉和供氧、惰性气体等炼钢相关的设备成套的问题,这东西甚至包括了综合炼钢控制系统、气体收集、运输、存储、使用等一整套支撑体系,已经不是“设备”那点儿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在炼钢厂里建设大半套煤气厂,半套蒸汽动力车间,而且这些厂子的规模还不算太小的那种。
而最困难的无异于收集装置,特别是煤气收集,好在这个事情,有高总工那边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