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条件还挺好?(搞不动了,4k,1k放(3 / 4)

高,而且还隐含了起降安全性差,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的意思。

“这个如果要搞,我们会在这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他们说得很是认真。

“嗯,这个只是原理性上的问题,如果真的要上马,那具体细节方面我们到时候也可以仔细讨论。”

实际上在高振东看来,如果有隐形战斗机的研究经验打底,同时对隐身性能的追求又不是要到b-2那个级别的情况下,那这个飞机最大的难度,就在飞机本身,而不是隐形。

主要是飞翼想要飞得好,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好在现在的同志们手上掌握的武器,别说自己上辈子那条线上的60年代,就算是和80年代比,也算是各有短长,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希望的。

其中最核心的除了气动设计之外,就是电传操纵系统,飞翼想要飞得好,这套系统非常重要。

电传操纵本来重飞的同志就在和高卢人的大客机项目中在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成果。

至于飞翼气动,原理性质的东西高振东还是能找到的,在这方面能帮上大忙。

“高委员愿意拨冗跟进,那就太好了,这个飞机以前没搞过,我们还是很有压力的。”重飞厂的同志这时,已经完全把这件事情当作要上马来讨论了,而且压力也的确存在。听见高振东愿意在技术细节上跟进,自然大喜过望。

高振东笑了起来:“其实你们也不用压力太大,这个东西我们搞起来,还是有一些优势和便利条件在手上的。”

“还有优势和便利”说实话,重飞厂的同志是万万没想到这一点的,这玩意儿几乎一片空白啊。

高振东点点头:“还真有。”

说着,他把自己刚才想的一些现有条件,逐一分析,除了自己能找到飞翼气动理论这一点之外,这可不能说。

同志们听得那是津津有味,越想越觉得这事情好像真的很靠谱的样子,原来我们已经这么强大,做了这么多准备了

“而且,除了上面这些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什么条件”

“我们的高音速风洞建设虽然还差点意思,但是亚音速风洞已经比较多、比较好了,而这个飞机,是亚音速的,正好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多吹风洞,理论不够,试验来凑嘛!”

空气动力学这事儿,在半个世纪之内,理论是永远都不够的,只有试验,大量的试验才能解决问题。

而我们的风洞建设现状,也是高振东压根不考虑超音速和隐身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只要能隐身,亚音速就够用,而超音速风洞的试验条件也远不如亚音速风洞。

同志们一想,还真是!

不得不佩服,振东同志那是把所有的条件,都考虑了进去。

同志们心里美滋滋的,端详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画的那个图,此时这张图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彻底的宝贝。

而此时,有心思仔细品味这张图的同志们,才从这三视图上看出些门道和疑惑来。

门道自然不用说,相互平行的机身轮廓线条,光洁的外形,凸出的腹部和机翼……

而疑惑也有。

“高委员,这个进气道在飞机背部”

“对。为了把进气口和进气道遮住,这样地面雷达就看不到进气口,对隐身很有好处。”众所周知,进气道的处理对正向rcs非常重要。

“可是这样大迎角性能会受影响吧,这个结构大迎角进气效率很低,都被机身遮挡了。”

“这是个轰炸机,不用大迎角性能。”空装局的同志都会抢答了。

“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