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有一点星际大舞台,有活儿你就来的架势,和几十年后高振东在网上看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直播和短视频,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本质区别,非要说的话,大概是他们干的这些事情更烧钱,用的技术更高级。
居然能有这收获,运气不错,再是零散的技术,总之也是技术。能知道别人准备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段探测陌生的星球,也是不小的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盘点下来一统计,发现还真有点东西。不过都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毕竟不是参与总体,能有这些收获不错了。
一位同志没忍住:“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是不是可以上载人航天了”
说起这个,不管是谁,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哪怕是不赞成搞这个的,都是如此。
领导看了一眼高振东。
这位同志的建议,瞬间就把会场的氛围给点爆了。
“我认为可以,至少技术上是如此。返回式卫星的宇宙飞船底子,加上这段时间我们的收获,是可以考虑上载人航天了。”
这个说法到不能说是太疯狂,看起来好像底子都有,狠狠的努力一下,好像也还能够得着。
“不行不行,太烧钱了,主要是暂时没什么实际的价值,除了飞个人上去,亲眼证明一下地球真的是个球,别的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我也觉得有点浪费,主要是现有载荷,也开展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空间实验,仅仅是为了放个人上去,意义不大。”
“可是我们应该要考虑到,放个人上去,本来就是一种意义。这对于提振人民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我也这么想,同志们想想看,我们始终是要飞上天的,这一步早晚都要走,为什么不早走在开展复杂的空间试验之前,本来就需要最基础的、仅仅是放个人上去的这种验证步骤,一步一步的走向真正有人空间实验室,最基础的载人航天就好像是吃七个馒头吃饱了的第一个馒头,不能说它没用,所以说仅仅放个飞人上去没意义这种看法,我认为不对。”
“我也没说没有技术意义,我的意思,是太烧钱,在现阶段没有意义,事物总是动态发展的嘛,我们等它发展到条件成熟再去做不是更合适”
同志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委里的领导同志,也没制止,这件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让同志们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讨论来讨论去,有同志发现了有位大神还猫在一边没说话。
高振东委员。
这一位在航天的具体技术上颇有建树,拿出来不少好东西,包括机电、材料、能源、控制、轨道、姿态、通信、应用载荷等等,要说在技术上评价的话,没有他的评价,同志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
“高委员,来,你来评评理,这个东西到底是搞合适还是不搞合适。”一位同志眼睛一亮,转头就把火烧到了高振东这里。
恶意倒是没有,就是想知道这位技术大牛的看法。
委领导有些幸灾乐祸的看了高振东一眼,叫你躲,现在躲不过去了吧,我不点你名,自然有人点你的名,你小子在这个领域露头太多,光芒四射,想躲是躲不掉的。
瞥见了领导的眼神,同志们也把目光都转了过来,高振东有些无奈的合上了正在奋笔疾书的本子,他的确是想躲的,毕竟他的想法早就在委领导面前表达过了,没必要再说一遍,没想到还是躲不掉。
“这个事情啊,同志们说得都有道理……”
如果这是场球赛,而同志们是观众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