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呐,瞒他干嘛。
高振东想了想,问了一句:“急用这东西就算有了发动机,我估摸着三年两月的也不太容易搞出来。”
领导在电话里“嗯”了一声,表示的确。
“领导,我没记错的话,我们曾经寻求过北方的v-8a直升机吧那个就是12吨级的。”v-8a,后来的米-8,可以说是不错的好东西,别的好处没有,但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是真的。
“这架飞机一直在试飞,还没定型,也就没签合同,你知道的,情况有些变化,没签合同的东西,现在就不太好办了。”
高振东啊了一声,他想起来了,最终形态的v-8a,原本是在65年8月才开始试飞的,现在是65年1月,这架飞机的确是不可能最终定型。
可惜了可惜了,高振东心里叹道,这也没办法,自己再怎么加速,也不大可能加速到北方同志那边去,他们绝大部分装备,依然应该是会延续原有的路子在走,可能有变化,但不多。
我们未来的陆航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啊,比起……
诶,说到比起谁谁谁,高振东想起来了,想当年……不对,想未来,我们的陆航早期可是三大帝国伺候他一个啊。
要说适合领导说的要求,还真有个货,而且还正好能满足急用的要求,虽然现在也处于未定型状态,但是实际上定型时间比米-8要早,而且性能略强,至少个头比米-8小那么一丢丢,但是最大起飞重量却大那么一点点。
那就是:
千锤百炼出深山,型号占了几十个,早期海军舰载空中反潜的独苗,第一代驱逐舰最早的蜻蜓,来自高卢的欧风名机……
——sa321,超黄蜂!
当然,这里的型号占了几十个,指的是未定型的或者非正式的,在型号上想和战斗机的八爷,轰炸机的六爷相比,还是差点意思。毕竟这两位,都以占领字母而著称,尤其是老六。
“领导,哪有上杆子做生意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高振东笑道。
领导在那边乐了,这小子,不知道又打听到、或者是想起什么委里的同志没掌握的事情了。
“有门儿有话快说。”
“我们除了北边,还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嘛,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最近几年的交流,比北边还多!”
这么一提醒,领导马上就想起来了,西方老二!
“他们他们有”还别说,如果他们真有这个级别的直升机的话,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至少这种不是非常敏感的东西,他们还是愿意出手的,就算是不出手技术,出口成品也不错,先解决未来最急需的任务再说嘛。
高振东笑道:“有的有的,而且我估计愿意卖。他们维持他们的完整军工业体系,是非常吃力的,他们会尽量寻求一切机会出口他们的武器装备,摊薄自身成本,让自己的军工体系能尽量维持运转。我们现在和他们的关系也摆在这儿了,我觉得问题不大。”
双方连中远程防空导弹、自导鱼雷这类杀伤力和敏感度都大得多的装备都在交流,一个运输直升机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高振东知道,高卢人对卖武器,那是异常执着,比其他几家,少了几分矜持。
没办法,想要维持基本完整的军工体系,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它海对面那个躺平了的五善之耻,不提也罢,那货是想卖也没多少拿得出手能卖的,特别是陆上和空中。
“嗯,你的这个分析有道理,他们的意愿应该很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飞机我们的同志怎么没提起过。”这一点是领导没想通的,高振东比委里的同志还清楚
高振东笑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