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原来这就是代价(4k)(3 / 4)

这几笔,画的都是机体和进气道外廓,而这两者没有任何反常的地方。

看这架势,他口中的那个逆天的进气口技术,就长这个样子,简单至极。

高振东看着同志们的表情,笑了起来:“同志们猜对了,这个小鼓包,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看起来很简单是吧但这个只是个示意图,至于到底这个包在不同的飞机上该长什么样,多高多大多圆曲线到底如何取,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这玩意看起来是真的简单,除了加工略微麻烦一些之外,全是好处。但是它的坏处,全在设计上!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别说二十爷那个范围超宽的进气道,就连类似球电2那点儿速度的,全世界真正能弄出来的也就两家,我们、旗佬。

“高委员,这东西真的能行”

高振东乐了,别的我没信心,但是这个小包包真的能行这件事,我敢打包票!

“真的能行,这样,先抛开具体的实现,我给同志们介绍一下理论方面的东西……”

“好好好!”具体实现肯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听到并听懂原理,西南所的同志们就觉得很开心了。

高振东就这么在这里开起了鼓包(蚌式)进气道的启蒙课。

“……这个蚌式进气道,关键就在于这个鼓包,会对气流起到压缩和排移附面层的作用,同时还能形成波系,并且在不同的速度下……”

高振东长篇大论,同志们也没人舍得打断,包括听了不懂的空装局的同志也听得津津有味,听不懂怎么了我听不懂,我还不会掐时间,看表情么

时间越长,西南所的同志们脸上表情变化越大,这事儿就越靠谱!搞技术管理配合工作,也是可以使用社会工程学知识的嘛。

空装局的同志猜得没错,随着高振东持续的讲解,西南所的同志们脸上表情极为丰富。

震惊、佩服、兴奋、顿悟……

几乎技术人员在找到一条新路时的所有表情,都能在他们的脸上找到。

“……根据我的初步推算,这个进气道的最佳工作区间,是在亚音速到1.6马赫这个范围……”

“嗡”的一声,同志们顿时就炸了锅。这个固定不动,除了一个鼓包什么特殊之处都没有,还节约了一块隔板和大量调节装置的东西,最佳工作区间居然这么宽!

虽然这架飞机的要求是2.2,但是同志们都知道,2.2是用得极少的,而且最佳工作区间不等于在这个工作区间之外性能就不能接受了,高委员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1.6马赫!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进气道能像传家宝一样,传好几代!”西南所的一位同志激动的道。高振东的讲解,他都是听懂了的,除了类似1.6马赫这种数字还不能肯定之外,但是原理是绝对没问题!这个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可行性极高!

这话还真没错,这东西连教练机都用上了,可不是能传很多代

除了来自白熊的27系的飞机之外,其他的主力非主力战机,从教练机到外贸机,再到天涯六比零的真.十爷改,再到最新的四代机,全都用的是它!

“这东西连维护工作都基本等于0,比起别的可调进气道,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空装局的同志高兴得很,这个他还是有发言权的,这都不需要任何技术基础,肉眼可见啊!

“不止啊,它节约了隔板、进气道调整等一系列设施和机构,最少能节约一两百公斤的重量,而且大大降低了进气系统的故障率,增加了可靠性和可用性!”

同志们在技术人员听懂了、非技术人员看明白了前提下,兴奋的各抒己见,全是好消息。

高振东笑着一边点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