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等原因,腹部形状很复杂,想想都知道反射面积有多大。
没想到高振东呵呵呵笑得更厉害了:“巧了,我们以前的一些设计要求,正好就满足今天的这个情况啊。”
高振东此言一出,西南所的同志们就仿佛被施展了定身法一般,呆若木鸡。
就连参加了新空优整个工作流程的总工他们,也愣住了,他们想起了很多事情。
高振东在新空优的相关工作会议上,要求机腹尽可能光滑,要求开口盖一律设计为六边形或锯齿状,要求机体剖面接近梯形……
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巧合的指向了此次隐身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要求。
虽然西南所为此,在设计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他们还是很严格的执行了高振东的要求,尽量进行了满足。
如今看来,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正好。有的同志想起了一句话,好的理论,往往是共通的。
虽然角度等细节可能不完全满足隐身的需要,但是在这个的基础上改进,比起在传统战斗机的那个极度凹凸不平的机体上改进,不知道简单了多少。
但是在防工委总工心里,想法和同志们就不太一样,他敢肯定,高振东在一开始规划新空优的气动外形的时候,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去的!
只是他那时候,拼图还不齐,只能从自己的技术直觉出发,竭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新空优的前提下,做了提前部署。
而现在,最后一块拼图出现了,他也就能真正大刀阔斧的把想法执行起来了!
“振东同志,你想得好远啊!”他拍了拍高振东的肩膀,感慨道。
此话一出,同志们才意识到,也许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西南所的同志这才想起来,曾经有同志评价过高委员主导的这个气动外形,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一直不得要领。
现在谜底揭晓了!
同志们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有这个技术直觉,很了不起,有这个直觉还能尽可能的做好提前部署,那就更了不得。
只有空装局的同志,脸上笑出来的皱纹,比人脑子的脑沟都要深。就说高振东同志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没想到他布局居然如此的深远了。
不愧是部队上出来的同志,这打埋伏的本事,一般人还真没有,感谢陆军老大哥帮忙刷的大飞机!
会场上沉默了一会儿,高振东受不了了,笑道:“巧合,巧合。总之,这个事情是好事,我们的条件,比想象中要成熟。”
巧合个鬼……算了算了,难道还能责怪高振东同志埋伏打得太好了
既然话说到这里,同志们的信心再次上升,这东西也许真不是不能搞。
既然要搞,那就不妨继续深入一下细节,趁着高振东同志在这里。
“不过有一个问题,外挂怎么办总不能这架飞机就靠机炮过日子吧”没外挂,再好的弹也打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