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如何确认?(4k)(2 / 4)

本清楚,也即碳原子迭加电子云起伏下,碳原子观测直径大约是在0.4n上下。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加上高振东刚才说的那个称出一粒米的提示,同志们对此可就不盲目了。

“高总工,你的想法是把多层样品迭加,然后测量其总厚度最终利用除法得出平均厚度来”

“对,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只是更间接一些。考虑到到碳原子的直径,以及压缩特性,以及我们手上的扫描电镜分辨率为50n,所以我们只要确定一块高定向热解石墨的层数为200层,然后测量其厚度,只要能确定在50n100n之间,那就证明高定向热解石墨晶体的单层厚度不超过0.5n!”

分辨率50n,并不意味着能测量从50n到100n之间的所有厚度,而是50n是一档,100n是一档,所以对石墨烯厚度为0.34n非常清楚的高振东,选择了200层这个数字。

毕竟如果是100层,超出分辨率下限,反而是个说不清楚的事情。

同志们干劲十足,这就是高总工,化繁为简的本事,那是真绝了!

不过有的同志思想没转过弯来:“高总工,如果这些材料的厚度不均匀呢”

高振东没有来得及回答,另外一位同志就打断了他:“你傻啊,如果材料厚度不均匀的话,这个发现就更惊人了!按照抽屉原理,如果200层总厚度在100n以下的材料是不均匀的话,那证明至少有一层材料的厚度在0.5n以下!”

抽屉原理,5个抽屉装6个球,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球数量是大于等于两个,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数学原理。

高振东点点头:“嗯,对,就是这样。所以同志们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了。”

“可是高总工,我们没有办法去数到底一块数十纳米的石墨有多少层啊。”这么薄的厚度,对于同志们来说有点为难了,在他们看来,要是能数清楚有多少层,就意味着能看清楚到底一层有多厚。

高振东摇头笑道:“这可不见得,想要知道有多少层,不见得需要知道一层有多厚,你看看我手上有几支笔你们总该知道的吧但是每支笔有多厚你们知道么一样的道理。”

“高总工,您是说,用其他手段确定层数,但是不去关心他到底有多厚”

“对,比如,我们可以用拉曼光谱仪来数层数,你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拉曼光谱仪对于每一层,都有一个特征信号,数特征信号的数量,就能证实它有多少层了。而且现在的拉曼光谱仪,是使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性能更好,恰好能用在这里。”

别人也不傻,高振东弄出激光之后,拉曼光谱仪这个传统设备就再次焕发了新生。

都不用高振东自己去折腾,自然就有外国友人将这东西给搞出来了,这也是高振东除了因为别人也快搞出来之外,在第一时间就把激光发生器给公布出去的原因之一。

——能借别人的力量为我所用,我们这点儿积累,可不如人家多年的积累。只要别人搞出来了,哪怕是不告诉你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我们只要能用就行,特别是在测量仪器这一块。

作为搞材料的人,拉曼光谱仪还是不陌生的。

“明白了,可是高总,就算是知道了层数,我们也没法实证我们剥离到了单原子那么厚的一层吧”

只要没测出厚度,那就没法拍着胸脯说自己获得了单原子层晶体。

另外一位同志道:“我们在50n以下,撕到单原子层的次数从理论上分析也是有限的,用次数作为佐证不行么”

“不行吧,人家可以说你是撕成了两半,而不是撕开成两层。”这位同志道。

一张16开的纸,撕成两张3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