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是高顾问。
这让同志们信心大增,他们在来之前,已经连夜把三型导弹的失稳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由一位同志统一向高振东汇报了一遍。
高振东边听边点头,然后又询问了一些试验细节,然后陷入了思考。
在旁人看来,他是在思考,然而实际上,他正在系统里翻着呢。
这个事情正如导研院的同志所总结的那样,大概率是导弹气动的问题,但是这东西就太细节了。
这么说吧,导弹的气动,相比飞机的气动,他接触更少,毕竟当年在网上当喷子的时候,不服气拿飞机气动对喷对杠的不算少,但是偏门到拿导弹的气动对喷的,万中无一。
甚至这件事情,表面上可能是气动,没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说不定。
还好,高振东手上又有了3次“国运”隐藏任务给的全网搜索机会,高振东在意识里乐呵呵的正想下手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为什么要用全网傻逼么不是
“故乡的馈赠”自己忘记了按照现在的价格,4次搜索机会就能展开一次有限制的全网搜索。
导弹技术,和黔山还真的有关,而且就是战术导弹中的防空导弹,价格便宜量又足,能极大弥补旌旗-9价格昂贵这个毛病的旌旗-12、旌旗-22,不就是黔山的嘛。
高振东知道,“故乡的馈赠”里那个“相关技术”,定义略显宽泛,这意味着可以卡的bug是很多的。
试试就试试,4次搜索机会,自己还亏得起。
说干就干,然后,高振东就在会场上哈哈大笑起来。
还真是!
看着系统里弄出来的那本书,高振东赶紧在意识里翻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
只是高振东的笑声,在其他同志听起来就有点心里没底,这是什么意思笑我们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是说他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方向故而如此高兴
不管同志们在想什么,反正高振东又陷入了“沉思”,这让同志们不得不再次安静,陪着他一起“思考”。
良久,高振东才开了口:“情况我大概知道了,问题我也大概了解了,方向嘛,应该是有一点眉目。”
最后一句话,让同志们都不由自主的兴奋起来。
果然!还真行!
都说高总工在流体力学气动布局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果真不假。
不等同志们兴奋完,高振东用一个问题作为开场白:“同志们,先不讨论你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先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来了来了,那就顺道上个课吧。
同志们纷纷打开了笔记本,准备记录。
“同志们认为,从导弹总体和气动的角度出发,哪一个指标,是最核心,能将所有的相关指标都联系起来的。”
高振东这个问题一闷棍就把同志们给打晕了,这么多个指标,哪一个高振东提这个问题,本来就有点儿拖时间的意思,毕竟不能让大家一起陪着他发呆,先抛个问题,让同志们热闹热闹。
长度、直径、质心、转动惯量、推力、速度、翼展、重量……
从总体和气动的角度出发,指标可就多了去了。
见高振东这次用的方式比较自由,同志们纷纷发言,各自提出了自己认为最核心的指标。
而高振东则是趁此机会,赶紧继续消化自己的收获。
但是讨论来讨论去,还真找不到一个决定性的,可以影响到导弹所有方方面面的指标来。
不过讨论过程中,大家倒是觉得对一些技术的了解好像深了一层,也算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