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曾经问过高振东的意见,他当时的建议就是不用理会,也不用去想跟进的问题,在导弹上下功夫,能威胁到就行。
看来他还没忘记这件事情。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高振东根本就没考虑过xb-70那个短命鬼,他瞄上的,是另外一个货,以天生漏油著称,但是从来没有被打下来过。
高振东的想法很简单,打不下来没关系,只要射高足够,把你吓回去就行。
“嗯,这个建议有道理,你们要跟进。”防工委领导对导研院的同志道。
xb-70的事情在这里不能多说,但是先肯定高振东的想法却是没有问题。
导研院的同志明白了,高总工的要求,就四个字,又高又远。
——
1963年七月中旬,此时我们的第一颗卫星,已经在天空中正常运行了一个月。
除了定时轮播的《东方红》之外,其上搭载的仪器也在源源不断的将数据发送回来。
西北火箭发射基地,通信控制室。
“现在卫星状态如何”
“很稳定,电源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同时搭载的其他仪器,工作也基本正常。”
“想要的数据都收到了”
“哪儿可能,我们什么数据都想要,但是第一颗嘛,也没搭载太多,不过搭载的倒是都收到了。”
“那还不够嘛你太贪心了,哈哈哈。”
“……”
几位同志正在通信控制室值班,一边值班一边交流着。
而在离这里不远处的火箭总装大楼里,第二枚火箭已经矗立在了那里。
“那边数据都过来了”
“过来了,一些数据已经应用到这一颗的程序里去了。”
几位同志正在顶层的一个房间里,这个位置,能看到火箭尚未安装整流罩的卫星支架,而旁边,一枚卫星正散发着引射色的光芒。
这枚卫星的身上,被一层像是锡箔纸的东西包裹了起来,只露出一些必要的东西。
在它的两旁,两组太阳能板被折叠起来,分布在长方体卫星的两侧。
“哈哈,估计谁也想不到,我们的第二颗卫星这么快就要上天了!”
在他们面前的这颗,正是和第一颗卫星同步研究的真正的工作卫星,有图像遥感能力的近地轨道卫星。
和抢时间、表能力的首星不同,第二颗卫星是有任务的。
同时首星的发射成功,验证了我们火箭和发射、入轨技术的可靠性,这枚首箭的备份箭,就被用来准备打第二颗。
造都造了,不打可惜。
虽然要复杂一些,但是两颗星同步研究齐头并进,还是让这第二颗并没有落后第一颗太多时间就大致生产出来。
现在同志们就正在对卫星进行检查和安装,等到安装完毕,就是等待发射窗口的事情了。
“对这一颗有没有信心”
“有,就连这次没有上天的通信系统,也在地面和空中做了试验,同时第一颗星的广播通信虽然慢,但是也验证了电离层中通信的可靠性。”
“慢扫成像设备呢”
慢扫成像、通信系统,几乎是这一次最核心的两个东西。
“没有问题,根据第一颗卫星的空间辐射数据和温度等其他数据,我们进行了类似的环境试验,完全可靠。”
“那就好,那现在就看太阳能板能否正常展开了。”
太阳能板、镍氢电池等设备,都是在第一颗星进行了试验,并且完全正常的,唯一问题就是看展开。
“放心吧,经过了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