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忙你的。”
透过卧室的门,他看到了娄晓娥放在书桌上的稿纸和文具,知道娄晓娥最近对这个瘾很大,干脆让她去安心工作。
做正事如果做得顺利的话,真的是会上瘾的。
英雄不问出处,多巴胺不分来路。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也不差这一点时间,现在对于高振东的手艺,她颇有些嫌弃,算了,还是自己来吧。
虽然没有放下做饭的事情,但是高振东的心意她还是领了,美滋滋的伸脑袋在高振东脸上啄了一口。
两口子吃完饭,高振东又摸出来几张纸,这是一份目录。
这是他从《赤脚医生手册》里选出来的后续几个章节,依然是按照他认为的重要程度和容易解释的角度来抽取的,并没有按书里的顺序。
比如和解剖、外科有关的东西,一点儿都没碰,这些内容如果没有上手的经历,很难解释。他们两口子加起来,学医的娄晓娥就宰过鸡杀过鱼,高振东倒是见血很多,不过都是奔着要对方小命去的,明显也不合适用来解释这个事情。
久病成医听说过,但杀出个外科圣手可就略显魔幻了。
已经做完的部分和高振东刚抽出来的章节,总的加起来,依然不到全书的五分之一。
“喏,前面那一点儿已经搞得差不多了,我又整理了一些内容,你看看用得上不。”
娄晓娥欣喜的从高振东手里接过目录,翻开看了几眼。
常见症状诊断、小儿常见病、传染病,还有……妇科。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内容,只有急症处理等少数内容和医学关系很深的话,那这一次这些就全都和医学直接关联了。
第一部分之所以这么快,就是因为那是高振东拿来做引子的,除了和医学直接关联的那一小部分之外,其他的他差不多都做好了。
而这一次的就不一样了,高振东选的全是纯医的东西,连药学都没有。
而选取的内容,也很有讲究,要么是急的,要么是弱的,要么是影响大或者范围广的。
但是寄生虫病他没有选,一些寄生虫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性,现在研究并不广,弄上去很难说清楚来源。
内科疾病也没有选,那个有点浩大,内容有点多,想说清楚,比这些针对性强的内容可要麻烦多了,不是一两年内的娄晓娥所能够搞定的,她就算是纯找资料抄书,都来不及。
毕竟她还要学习,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上面,而且高振东连帮忙都不好帮,内容太多。
先形成一定的特色和规模,作为引子吧,别管实际篇幅多不多,你就看目录长不长就完了。
看到妇科,娄晓娥都乐了,还别说,我家振东心还挺细,找得挺齐,难为他一个大男人了。
高振东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只是觉得,如果娄晓娥能在他的“帮助”下完成这部分内容,很有意义,对她也真的很有帮助,在很多方面。
两人在夜晚的灯光下,忙于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时不时的交流一下,爱情不仅仅是卿卿我我,也可以是相互推动。
——
京城工大还来得及没把搞防护装具的人挑出来,这事情不管怎么着三五天还是需要的。
但高振东却又被防工委和外商部联合给请过去了。
防工委这边也知道高振东忙得飞起,但是这事儿吧,没高振东的确搞不了。
主要的大事,有两件。
老毛子想要我们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高卢鸡想要确认我们的计算机能力。
这两件事情,缺了高振东,那是的确没法往下评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