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哟,超了?!(2 / 3)

能干别的去了,比如pcb制造。

高振东搞光刻机,可不止为了集成电路一个目标,做光刻pcb,双面板就行,结合自己以前给运算所的波峰焊,多的不要求,把电子产品的自动化制造往上也顺手弄弄。

易中海他们的车间也在三分厂里面,几步路就到了。三分厂的工作就是这样,不论你原来是哪个分厂哪个车间,一旦接了三分厂的工作,原则上都是要到三分厂来完成的,除非设备实在搬不动。

见高振东进来,一群老师傅小徒弟都看向他,也包括易中海的徒弟,秦怀茹。

这个工件台,没有采用高振东前世看到的那些工件台的技术,像什么气浮电机、激光干涉等等技术,一律没有。

一是没那技术,二是没必要用那技术。那些东西是为了n级别的精度准备的,对于现在这个高振东只要求5μ的来说,差着几千倍呢。

工件台总体看起来个头不算小,不是系统,中间是隔振系统,底部才是基座,不过后两者严格说来不是工件台的一部分,是光刻机的一部分了。

“介绍介绍吧,易师傅。”

这里面,八级钳工易中海无疑是领头的那个,反而没有专业的机械设计人员,主要是厂里没有,所以这个东西,全靠这帮大小师傅的经验来完成了。

高振东点了名,易中海就指着机器,一点一点的介绍起来,用语平实,有不少他们钳工车工等工种的行内话,高振东还得问一问是什么意思才能完全理解,颇有一点前世看互联网黑话的感觉。

师傅们对高振东毫不遮掩自己在这方面的短处,大大方方问问题的作风,也是心中认可,对味儿!一个个的都热情解答。

经过一番沟通,高振东大概明白了这个工件台的基本路线和原理,高振东要求的精度,没超出各位大师傅的能力范围,也没玩别的活儿或者高科技,差不多就是用机床减速机构实现的精确运动控制。

减速机构说起来是减速,根子上就是按照一定比例改变运动状态,其实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力矩缩放、尺寸缩放、运动状态缩放等等,都行。

宏动用的齿轮,微动用了丝杠,三轧厂的大师傅们通过精心的设计,让齿轮组、丝杠等等巧妙配合,实现了对工件台的运动的精确定位。

在日后不算精确,这个时候可就很精确了。

对于这个东西,高振东既没有要求运动速度,也没要求定位速度和稳定速度,这让大师傅们做起来需要顾忌和考虑的东西就更少,目标既明确又纯粹。

那些指标,是自动化生产需要的,但是高振东现在并没有考虑那个,和pcb与焊接不同,ic这个东西整个产业规模暂时还达不到,生产那么快干嘛。

先解决有没有,参与人员经验多了信心足了,再继续改进就是。

高振东前世,我国77年搞的接触式和接近式光刻机,也是手动的。

高振东看着手上的工件台参数表,他这个时候,有一点感受到别人面对他的时候的感觉了。

那就是惊喜,我本来没想要这么好的,怎么你就拿出这么好的东西出来了万万没想到啊。

“易师傅,这个移动标准差和移动平均差,你们已经做到1.5μ了”高振东语含惊喜。

移动标准差决定了光刻线宽,移动平均差会影响套刻精度,这两个指标,是高振东在这一块最看重的,而别的指标都往后稍稍。

易中海和所有的师傅对望一眼,面带自豪。

“是啊,我们搞了一下子,大家合计了一下,觉得以手上的条件,加把劲,其实能搞得更好。于是大家各自想办法,拼了老命的把这个降到了1.5,想来对你们来说,应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