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打顶甲够了(3 / 3)

是很愿意帮的。

——

京城工大,高振东、罗教授,还有导研院的陆工,凑到一起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末敏弹。

高振东抓总,罗教授负责战斗部,陆工在红外探测方面有经验,负责红外探测器和侦捜逻辑。

还有负责降落伞的,导研院一位搞空气动力学的同志。

立项的时候,高振东就是这么组队的,恰好。

对于这个东西,陆工非常感兴趣,雷电-1改的改进工作,属于他的部分,最核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能抽精力出来。

而末敏弹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武器,在搞武器的人眼里,那就是香饽饽,纯粹的见猎心喜。

虽然导研院是搞导弹的,但是有高振东牵线要人,还是能要得到的。

而他们此时正在讨论的,是末敏弹的基础构架。

“高总,我分析过,在百米距离上,空气阻力会对穿深造成一定的影响。”罗教授已经开始开展工作了。

自锻破片战斗部efp一旦成形,那影响它穿深的就主要是形状和初速度了。

高振东前世对线的时候翻过论文,见过测试钽锆含能efp,因为锆层厚了点影响efp形状,结果穿深连同结构同装药的紫铜罩都干不过的。

所以很多东西不是想当然那么简单,拿着个材料就往上套结果不见得那么好。

“结果怎么样”高振东知道影响有多大,但是他不能直接说出来,那就有点惊悚了,还得问一句。

“我们初步分析,并用现成的标准装药和药型罩做过试验,此距离上穿甲倍径下降60%到65%,但是还是足够的。”

他说的标准装药,现在已经换成了黑混60,而且装药直径、长度、装填密度、药型罩尺寸结构等等都有明确规定。

对于穿甲倍径会下降,大家早有预料,原来枪挂榴弹的穿甲倍径2.0左右,现在还能剩下0.7到0.8,还不错。

这和炸高没太大关系,空气动力学问题。

高振东早有所料,也早就算过,笑道:“嗯,那看来110口径战斗部还能打80左右,足够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