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大家都在整大活儿(2 / 3)

/p>

而大规模装甲力量一旦展开,其实范围非常广,那效果就更差了。

所以高振东提出这个想法,还加了一个“通用弹药”的修饰,那就更奇怪,什么通用弹药如此神通广大对付突击装甲集群,远距离上重炮都不见得好使,主要是打不着。

要是高振东提出的东西真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实际上陆上最大的未来威胁和心腹大患,就算是有了解决的希望了。

“是的,我就是这么考虑的,也做过初步分析,这个弹药具备这个能力。”

得到高振东的确认,领导毫不犹豫,甚至有一些激动。

“好,我马上召集相关人员,等会通知你时间。”

一个小时过后,高振东重回机要室,接到了领导的亲口通知。

“明天!就明天!明天下午2点,你带人过来,把你的想法好好说一说。”时间非常急迫,看得出来对这个事情极为重视。

其实半个多小时就找齐人了,多出来这15分钟,是等着三轧厂机要室去找高振东。挂了电话,防工委领导看着话机,自言自语:“不行不行,这太耽误事儿了,而且三轧厂那个级别不够!”

高振东通知了罗教授,后者非常高兴,连连叫好。

从这个时间上来看,说明了两个事情。

高振东本人非常受重视,这种非常规的流程都能推得动。

这个事情极为受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到了马不停蹄的程度。

至于具体高振东会汇报什么,他并不清楚,全部都在高振东脑袋里呢。

罗教授非常明白,这个事情上,自己当好挂件就行。

——

高振东、防工委这边紧锣密鼓,十七机部也没闲着,十七机部领导,还有他的前秘书,京城钢铁厂的郑良枢,正在参加一个会议。

这是一个协调会,一位首长主持的,参会的三方,一方来自农业,一方来自十一机部,一方来自十七机部。

事情的起源,其实和高振东有那么一点点关系,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他就没怎么参与了。

就是他带着郑良枢搞的那三种枪钢,搞好之后,高振东曾经建议郑良枢在各个系统做做推广、介绍,毕竟这些钢材性能挺好的,只用于枪的生产,有些浪费了,没准有什么行业就急需呢。

对于高振东的建议,郑良枢非常重视,真就正儿八经的推广起来。

那个时候,信息是闭塞的,行业之间相互不了解的情况多了去了。

不推广不要紧,郑良枢这主动一推广,其他行业和部门才发现原来我们还有这种好东西真就能适用到不少的地方去。

农业口的同志,正在和十一机部的同志联合搞农机呢,十一机部是真搞机械的。

拿到这三种新钢材一看,好家伙,能用、好用、耐用!

拿着手上的工作和需求这么一匹配,是既高兴又遗憾。

高兴的是,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遗憾的是,没解决完,要说这也正常,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需求总是在动态发展的。

但是最重要的或者当前最急迫的,还是没能解决,这就比较难受了。

比如他们想搞更好的单缸柴油机,这东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日后号称神器。

可是结构简单就意味着一个事情——从结构上改进,能走的路已经不多了,只能从材料等方面下手,才有更大改善的希望。

材料的提升,不只是能减重、减体积,而且材料性能的提升,甚至能反过来促进结构的改善。

但是材料在哪没有!

还有就是成本问题,枪钢上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