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预定两个一等奖(2 / 3)

架。

而硅单晶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开创了硅产业的先河,至此,所有搞硅相关产业的人,都绕不开它。尤其是十二机部,嘿嘿,想到这里,十七机部领导哈哈笑出了声。

没一会儿,十七机部的总工也赶到了这里,听了领导的话,大喜过望,作为十七机部技术方面的一把手,他比领导更清楚这个东西代表着什么。

他有些粗鲁的直接从领导手中“抢”过了硅单晶的报告,摘下眼镜,歪着脑袋,把报告放到离自己眼睛一定距离的地方,眯着眼睛仔细的看了起来。

老镜就是这样的,太近了反而不行,很多老人看东西,都是这个做派。

部总工一边看,神色逐渐激动。

这意味着以前一直饱受困扰的半导体材料的来源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别说硅了,最早的锗管,用的锗是从炉灰里提取的,而硅管除了在特殊的要求下不如锗管之外,硅管的特性全面占优,限制硅管应用的最大拦路虎,就在原材料上。

他知道去年1761所曾经拉出过4个9的硅单晶,可是要作为电子工业使用,还是差了一个量级,而且据他所知,4个9的路线是走通了,但工艺还远没达到成熟的地步。

就为这个事情,他还没少被十二机部的总工笑话,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东西我们能设计出来啊,可是十七机部没材料给我们,也造不出来嘛。”

现在第三轧钢厂拉出了优于5个9的硅单晶,我看他还能找什么借口,哈哈哈,我要天天蹲他门口,看他能造出个什么东西来。就算是这是偶然拉出来的也没关系嘛,能拉出来,就说明技术路线是对的,能走得通,大不了研究改进,提升良品率。

搞技术的都知道,“0”和“1”之间,区别可大了。

如果说4个9不具备深入研究,改良优化工艺的必要性的话,那这5个9的单晶,就很有必要性了。

把硅单晶所有的参数一一看过去,总工笑道:“领导,这才4月份,三轧厂已经预定了一个今年烈火科技一等奖的名额了啊。”

领导却笑着指了指他手上的而材料:“别激动,往后看,可能还不止一个呢。”

总工一脸疑惑,还有

他继续往后翻,突然面露狂喜。

我看到了什么“通用单晶炉”

部总工强忍住骂娘的喜悦,不是错别字,也不是用错词,而是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词,组合到一起,是真的代表了他现在的心情。

单晶炉啊,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标准的可量产的用于量产硅单晶的设备。

读起来很拗口,可是这就是事实的写照。

它可以用于量产硅单晶,而这个设备本身,也是成熟的,具备量产的条件。

总工的心情,现在就好像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有5个9的硅单晶了硅单晶能量产了量产硅单晶的设备也能量产了

他刚才还在想如果这个硅单晶是带偶然性或者试验性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支持三轧厂把它搞下去,搞成熟。

现在却发现,不用了,人家都解决了,而且还解决得非常彻底。

他转过头,对十七机部领导道:“领导,你说得没错,这里是两个烈火科技一等奖啊,没跑了。”

领导哈哈大笑:“伱这可不对了啊,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嘛,也许到年底,这只能够得着二等奖了呢。”

总工完全没在意领导的玩笑:“我不信!这就是一等奖,要讲发展,也要讲客观嘛。我们马上通知十二机部,我看他们总工看到了这个,会是个什么样子,哈哈,这回他没得借口了!”

领导笑着摇摇头:“不用通知了,三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