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出征(1)(2 / 4)

;   而且,为了这个项目能够完美收工,沈光林还问建工集团借了一些工人呢。

    当沈光林把这个请求告诉建工集团的时候,结果他们简直比谁都要重视,甚至还准备从魔都的摩天大楼项目组抽调精兵强将出来呢。

    沈光林赶紧制止了,这可不行,还是建设摩天大楼的事情要紧,这就是装个大号广告牌而已,不用这么离谱吧,正常能干活的熟练工来几个就行了。

    建工集团却不这么认为,咱不抽调摩天大楼的人手也行,别的项目上也有人。

    因此,无论随行的电工还是电焊工,都是派遣的熟练的老师傅,而且都是有一定级别的,甚至还有号称八级焊工的存在,焊出来的鱼鳞纹又整齐又漂亮。

    技术扎实,思想过硬,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总之,这次出征,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要知道,这代表的不仅是沈光林实验室,也是咱们华夏的形象。

    在过往,还没有华夏的产品出现在时代广场上呢,这还是第一例。

    恩,但不是最后一例!沈光林轻轻的说道。

    根据广告效应,这么高科技的产品,如果时代广场装了,那东京银座要不要来一发?巴黎,伦敦要不要也来一发?

    这就是垄断带来的好处。

    我有的高科技,你们没有。

    飞机呼啸而走,直插云霄。

    送别了小猪他们,沈光林刚回返学校,又有事情找上门了,说是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华侨找他,想请他去京城饭店吃饭。

    华侨,原本指的是在海外的具有华夏国籍的华夏人。

    但是,在八十年代,已经加入了外国籍的华夏人后裔也被叫做华侨了。

    当然了,后来就又衍生了一个长词汇,叫做华人华侨,而不再纠结具体身份了。

    其实,在海外出生,在海外长大的人,不加入外国籍的很少。

    甚至,一些人出国之后,明明只拿了一个绿卡,他们也不觉得自己还是华夏人了呢,即使没有申请到所在国的国籍,依然觉得自己是外国人,直到某一波疫情到来为止。

    在这个年代,在花旗国和东南亚的华侨都有不少,他们虽然没有政治地位,但依靠勤劳能干,依然积累了不少财富。

    谷溦

    这些人身在异乡,虽然未必爱国,但还是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消息的。

    因此,沈光林这个名字,也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华夏名人之一。

    甚至比国内的人对沈老师了解的内容还要多一些。

    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