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嫡系(3 / 4)

 沈光林也是生气了,不带你们这么玩的。

    努力,但是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走,那就是做了无用功。

    无奈之下,他只得临时从自己在京城的实验室叫了几个助手过来,这才觉得还是自己人用起来如臂指使。

    怪不得后世那么多知名学者搞了那么工作站,就是没有出成果呢,在做科研的时候,不去用自己的嫡系部队,是真的不行啊。

    自己的团队果然更给力一些,他们也最懂沈光林,沈光林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

    浪费材料,那就浪费一点呗,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钱。

    为了省钱不去做实验,那还做什么科研了。

    完全按照他沈某人的要求去做就没错了,也错不了的。

    果然,碳纳米管就这样被发现了,虽然也是6个碳原子构成的sp2杂化,但它不是球,它是管。

    这种管就是碳纳米管。

    其实,碳纳米管早就被人们观察到了,只是大家不了解这是什么而已。

    早在1890年,人们就发现当含碳气体在热的表面上能分解形成丝状碳,其实这就是碳纳米管。

    1953年,co和fe3o4在进行高温反应时,也曾发现过类似碳纳米管的丝状结构。

    二战之后,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碳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碳丝堆积问题受到了各个石油生产商的重视,但是大家一直没有发现这种东西其实就是碳纳米管。

    到了1978年,新西兰科学家发现在两个石墨电极间通电产生电火花时,电极表面生成小纤维簇。

    这是最接近发现碳纳米管的一次,实际上他们进行电子衍射时已经看到了类似石墨排列的碳,可惜他们还是没有往这个方面想。

    估计,饭岛澄男没有获得诺奖,也是有这个方面的原因吧,毕竟他不是第一个,因为新西兰的科学家除了没有描述碳纳米管的理化性质之外,实质上整个物质已经被他们发现了。

    但是,沈光林才不管这个呢,他研究出来的,这成果就是他自己一个人的。

    我给了你们机会,你们把握不住,这就没办法了。

    真的不是沈某人不带你们玩。

    当然,发布成果的实验室可以是津门联合实验室,但是发现这个成果的人,就是他沈光林一个。

    尘埃基本落定,论文还在撰写中,但是武田公司之前临床失败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并不是因为c60有毒,而是由于他们准备的物料不够纯。

    至于如何淳化原材料,这就看扶桑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能不能解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