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风起(2 / 4)

和科技大学占据了其中的12人,其他学校分享剩下的6个名额。

    沈光林想起了南北朝时期谢灵运的一句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现在就是科学院独占了8斗,复旦大学占了一斗,其他学校包括沈光林在内共分一斗。

    所以,那一千万的科研资金,他和京城大学争不过人家,一点都不冤。

    人家是专业科研机构,你们是专职教学机构,不一样的。

    直到后来,大家发现,拥有年轻人的教学机构反而更容易出科研成果,这才明白,科学家的黄金年龄就是青年期,一旦他们开始想着提高地位了,学术生涯也就要结束了。

    沈光林是提前一天赶回的京城,就是为了和其他人一起领这个毕业证。

    组委会安排了统一的住处和统一的服装,还有专门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

    国家果然是开放了,这么重要的场合,竟然没有给安排中山装,而是西装,还有领带的。

    沈光林第一次发现,西装的垫肩是如此的重要。

    即使沈光林这种在京城有家的人,也还是在招待所住了一晚,认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俊杰。

    总的来说,第一届毕业的博士们是人才,但不是天才,并没有那种非常出色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物,也没有出现某个领域的领军者。

    最出挑的就是他沈某人。

    颁证仪式在大会堂举行的,这可是一个庄严肃穆而神圣的地方。

    这个年代还不像后世,大会堂还没有对民间开放。

    后世,明星办个成人礼,电影办个首映式都可以花钱进去热闹一把。

    现在不行,现在能进去一趟就能骄傲一辈子。

    沈光林的博士论文答辩早就结束了,课题就是汉字输入法的原理与应用,一个跟物理完全不相干的内容却拿到了物理专业的博士,说不好是讽刺还是骄傲。

    估计,也就是因为汉字输入法具有普遍性,大家谁都能够上去评价一下,因此沈光林才选了这个课题。

    要是用深度太高的全新物理课题做博士论文,很容易造成哑场的,这样不好,不利于团结,也不是沈光林的风格。

    和光同尘嘛。

    颁奖过程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可以描述,科学院的钱先生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到沈光林的时候,他还说了一句,“小伙子,你很厉害哦。”

    厉害是一定的,不过沈光林也很低调,他不说。

    钱院长还问他最近在做些什么的时候,他说,我最近还是在研究足球稀,这个课题还有很多东西要挖掘。

    “超导材料你没有继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