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讨论会(3 / 7)

p;   讲真,他在花旗国写的那篇论文只能算是综述或者指南,因为缺少了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

    这次,他回来就是完善这个的。

    当然,他也可以闭门造车,直接杜撰实验过程,只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论文搞不好就有造假的风险,容易翻车。

    缺少了实验结果的支持,造假都造的不太真。

    沈光林已经打开了超导材料的大门,现在需要爱惜羽毛了,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无可指摘,不然,身败名裂的下场可不是闹着玩的。

    任何一个小细节上的瑕疵,都有可能被人盯着并举报,如同那个张洪文一样。

    幸好,沈光林提出来的实验计划并没有特别的难度,只要有钱就行了。

    耗费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钱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用担心,实验室和实业公司是两本账,向来是不通账的。

    偶尔,沈光林也把自己讲课赚的钱捐献给实验室,用来维持实验室的运转。

    因为这话说出去好听了,我虽然开讲座赚了很多钱,但大都补贴实验室了呀。

    而且,他的实验室还可以接受外来单位的募捐,尤其是武田公司,经常性的捐款,无比大方。

    如今,沈光林的实验室又多了一个捐款大佬,那就是花旗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

    这个石油大亨成立的基金会还是干了不少好事的。

    比如,在1916至1947的32年间,为华夏拨付了4465万美元用于资助教育,包括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沈光林在超导材料上取得了突破,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刻拨付了500万美元用于支持他的研究,而且不带附加条件。

    没错,真的不带附加条款。

    这也是沈光林的特别要求。他的实验室,从不接受带附加条款的捐款,即使国内戴帽子的拨款也不行。

    有这样的钱,他宁可全部留给学校用,就像研究耐高温材料一样,这样自己就没有压力。

    为了维护自己百战百胜的名誉,他不接受命题作文,除非这个题目他提前知道答案。

    实验计划书很快就写好了。

    并且需要的仪器和原材料也都列出了清单,国内能买到的就在国内买,国内买不到的就到扶桑买,扶桑还买不到的就到到西德,到花旗国去买。

    总之,咱别的都可以不行,硬件不能不行。

    物资采购这件事还是让江振华去负责,她之前是辞职了,但是又被沈光林叫回来了,真的有点离不开她。

    沈光林在津门建设电器厂,有很大一部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