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经营之道(3 / 4)

nbsp;   接下来是参观生产线和产品的时间了。

    沈光林购进的原材料基本就是钢材,像模具,钣金,烤漆等工序都有自己单独的生产车间,这样一间一间车间的看过去,全是进口设备,卖相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刚投入生产就搞这么大的阵仗,资金能不能顶得住哦。

    一位津门的领导悄悄的靠近沈光林:“沈教授,在这里面你说话也好使吗?”

    “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听我的。”

    这家工厂其实就是沈光林自己的,他说话当然好使。

    “那我给你们提个醒哈,你们加薪不要加的这么猛,不然兄弟单位会有意见的,到时候万一兑现不了工人们也会闹情绪。”

    “兄弟单位能有什么意见?他们有意见他们也加薪就是了。”沈光林不在乎。

    “话不能这么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可没有权限加薪,必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才行。”

    “我们是合资企业,不惧流言蜚语。”

    领导不想说话了,末了,问了一句:“

    行吧,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还真有!

    购买原材料不太容易,沈光林希望津门能够门户开放,让他自由购物。

    好说。

    大家很快就走到新冰箱的下线处了,一溜十几台电冰箱整齐的摆放在那里,还盖着红布。

    这些冰箱的样子原本是很丑的,摆放了多了,有了规模效应,反而没那么难看了。

    这就是最普通的双门冰箱,但是容积很大,达到了198升。

    沈光林还设想了一种十字对开门,但是模具不够,只能后续调整了产线再生产了。

    在沈光林这里他觉得很丑的冰箱,大家不但不觉得丑,反而觉得很洋气,不比扶桑进口的差呢。

    198升,这么大的冰箱,那得装多少东西?

    打开门,那股塑料橡胶的味道可真好闻,一下子就知道这是新的。

    领导们走了,很满意。

    沈光林还让公司给所有来宾每人一份小礼物,惠而不费,增加不少好感度。

    下一步就是讨论产品该如何定价如何销售的事情了。

    产品生产出来了总是要面对市场的。

    让财务核算过成本,以当前的情况,不算固定资产折旧,生产一台冰箱的人工加物料成本大约是600元。

    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